2024年,区民政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不断夯实民政法治工作基础,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推动法治民政建设。
一、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带头学法用法,坚持执行个人自学计划,充分利用党组(扩大)会、学习强国、灯塔在线、主题党日等载体全面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最新精神,以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和有关党内法规。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精神,深化对《条例》的认识理解,将纪律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增强遵规守纪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三是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作为局法治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研究制定本单位2024年法治工作要点,做到法治建设与民政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坚持依法行政,从严执政,督促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履行职能,落实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
四是认真履行《职责规定》明确的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职责。不断推动普法责任主体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依托民政工作职能,在“520、521、七夕”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婚姻专题法律宣传。依托安全生产和森林防灭火等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4次。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方面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是全面依法履行政府职能。区民政局聚焦民政主责主业,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聚力增进民生福祉,全力兜牢民生保障底线,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等方面同步发力,履职尽责。
二是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积极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精简办事流程,提高服务效率。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服务模式,拓宽服务渠道,实现民政业务“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让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高效,显著增强了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三是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以信访案件、12345热线投诉较为集中的问题为切入点,统筹民政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动协作,及时回应群众诉求,依法依规解决问题,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了民政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
四是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依托学法用法考试,推动全局领导班子和副科级以上干部(相当职务层次人员)认真学习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山东省行政程序规定等法律知识,不断提升法律意识、执法水平和法律素养。
五是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举办民政系统重点业务专题培训班,详细解读农村低保政策、特困供养、临时救助、儿童福利政策等核心业务内容,同时将法律法规知识贯穿其中,确保民政执法人员在熟练掌握业务技能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法治素养和普法能力,实现执法与普法的有机融合。
六是推进社会诚信建设。加强对社会组织、养老机构等的信用监管,完善信用记录和信用评价机制,积极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和行业环境,推动民政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保障各类民政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提升民政部门的公信力和社会形象。
三、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法治意识淡薄。部分工作人员对法律法规重视不足,未充分认识其在民政工作中的关键作用,存在凭经验办事的情况。
二是执法力量薄弱。民政执法人员数量有限且专业素养参差不齐,执法能力不足。尤其在社会组织执法、养老机构违规整治等领域,执法力度不够,难以有效维护法律权威和群众权益。
三是监督机制不健全。内部监督缺乏有效手段,对工作人员的法治行为监督不到位,外部监督渠道有限,公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未充分调动。
四、2025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是强化法治意识教育。定期组织法治培训,结合民政典型案例深入讲解法律法规,提高工作人员对法治重要性的认识,鼓励工作人员主动学法用法,确保各项工作依法依规开展。
二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执法培训,定期组织执法人员参加业务培训、案例研讨等活动,提升其法律知识水平和执法实操能力,建立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确保执法人员持证上岗、规范执法。
三是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完善内部监督制度,加强对民政业务流程各环节的监督;加强信息公开,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对民政资金使用、项目实施等情况的监督,保障民政工作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
五、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