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罗庄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纲要(2018-2022年)》落地实施,进一步优化涉农资金供给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以实现城郊乡村振兴为总目标,根据市委农办、市财政局下发的《关于做好2021年度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乡村振兴规划布局和2021年度工作计划
(一)乡村振兴规划布局
罗庄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纲要,提出了“一体两翼·三环四线”的“1234”乡村振兴总体格局(即产城一体、两翼乡村区块、3条精品环线、4条精品线块),到2022年,全区建成10条乡村振兴精品线(区块)、100个示范村庄、1000个重要节点及10000户美在农家的“十百千万”乡村振兴发展格局,力争“一年有起色,三年见成效,五年大突破”,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实现全面小康、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并努力打造成为“生态宜居、幸福和谐、充满活力、共同富裕”的城郊型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二)2021年度工作计划
1、产业振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不低于上年水平,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加快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创建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乡土产业名品村。2021年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2家,打造十亿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个以上。大力发展畜禽规模养殖,加强动物疫病防控,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生猪存栏量达到4.5万头。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打造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特色镇、精品民宿,推进乡村旅游规模化、集群化。实施乡村振兴“三步走”,重点打造长三角中心城市农产品供应基地10个。创建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区,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2、人才振兴。放开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限制,将乡村人才振兴纳入党委人才工作总体部署,研究制定支持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助力乡村振兴的政策措施,深化推进青年人才“链式”培优行动,常态化推进在外人才回引活动。积极申报齐鲁、沂蒙等系列人才工程。实施泰山产业领军人才计划,依托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工友创业园、“好青年”选培等平台,每年引进培养一批农业高端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
3、文化振兴。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开展百姓宣讲行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乡村、进社区。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和实践点。实施新一轮乡村文明行动,巩固提升文明村镇创建成果。深入开展“摒弃婚丧陋习、深化移风易俗”专项行动,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深入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办好农民丰收节。扎实开展村党支部领办志愿服务队工作,在常态化志愿服务中增强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4、生态振兴。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分类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持续推进农村改厕升级和后续管护长效机制建设,完成10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创建市级美丽乡村10个、市级“美在农家”示范村10个。深化“三清四改”提升行动,持续推广节水、节肥、节药技术,全面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和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行动,实现农田灌溉用水总量零增长,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加快农村路、水、电、气、房、通讯等设施建设,着力推进往村覆盖、往户延伸。启动实施农村公路五年提质增效工程,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2021年新改建农村公路44.35公里。按照整体计划、分步推进、示范引领、带动全盘的思路,坚持特色化打造、整镇域推进,重点建设1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1个美丽乡村示范片区。
5、组织振兴。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扎实做好村“两委”换届工作,选优配强村“两委”成员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持续深化村党组织书记选配改革和专业化管理,2021年纳入专业化管理的农村党组织书记占60%,研究出台加强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任职全周期管理的意见。做好“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管理、新一轮第一书记选派等工作,启动第二轮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集中整顿。注重选拔使用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优秀干部,确保区、街镇党政领导班子配有熟悉农业农村工作的干部。多渠道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2021年底前全面消除集体收入7万元以下村、10万元以上村达到70%。
(三)上级业务部门行业规划和约束性任务
各部门、单位要紧紧围绕全区乡村振兴规划、三步走,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各涉农部门,要依据行业规划向上级申报项目,安排使用资金。2021年重点约束性项目包括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及村级组织运转保障、干部培养等。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依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以主导产业、优势区域和重点项目为平台,坚持以区为主、多级次整合,通过整合各部门、各渠道安排的涉农资金,形成涉农资金项目科学、安排规范、使用高效、运行安全的使用管理机制,切实提髙涉农资金使用整体效益,推动罗庄区乡村振兴工作扎实开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统一领导。为加强资金统筹整合工作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区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由区委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区委农办)和区财政局统一领导和组织。各职能部门按照统一要求,把本部门、本系统的工作纳入乡村振兴战略中谋划推进,以涉农工作和项目的整合保证资金的整合。
2、坚持规划引领。各部门单位要紧紧围绕《罗庄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纲要(2018-2022年)》,明确乡村振兴重点领域、重大工程(项目)和主导产业,以规划引领涉农资金统筹使用和集中投入,不同年度之间统筹安排重点任务和实施区域,实现每年“规划一片、建设一片、建成一片”。
3、坚持统筹协调。设立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明确支持方向、建设标准、考核机制和奖惩措施,把中央、省、市切块下达的涉农资金与区级资金统筹安排、捆绑使用,集中实施符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多行业融合、集中连片治理的重点项目,深入开展涉农资金统筹整合。
4、突出重点、集中投入。以“十百千万工程”、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为重点,围绕主导产业、优势区域和重点项目统筹安排财政涉农资金,遵循总量逐步增加、存量优化结构、增量保证重点的原则,实行集中投入,发挥涉农专项资金的规模效应。
5、坚持结果评价。区里统一安排涉农资金使用的审计监督和结果评价,严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违规行为。
三、2021年度统筹整合涉农资金总体情况
(一)统筹整合范围和规模。主要包括中央、省、市均衡性转移支付中用于“三农”部分,省级、市级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切块下达部分,区级安排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乡村组织建设等方面专项资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资金已实行城乡一体化管理,不纳入整合范围。罗庄区涉农资金统筹规模约为25248.47万元(其中:上级资金15702.47万元;区级9546万元左右)。
1、按资金级次分。中央财政资金5145.32万元,省级财政资金3305.95万元,市级财政资金7251.2万元,区级财政资金9546万元。
2、按来源渠道分。所有资金均为政府投入。
(二)整合部门
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财政局、区住建局、区水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文旅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妇联、区扶贫办、罗庄生态环境分局、罗庄交通分局等涉农主管部门。
四、2021年度涉农资金总体安排、实施区域和建设内容
(一)总体安排
按任务领域分,产业振兴资金5186.25万元,文化振兴资金为209万元,生态振兴资金为13664.02万元,人才振兴资金为30万元,组织振兴为6159.2万元。
(二)实施重点区域
全区8个街镇全部纳入实施范围,其中,册山街道美丽乡村示范片区、黄山镇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作为今年乡村振兴全域推进实施的重点区域。
1、册山街道美丽乡村示范片区
总体布局:
册山街道办事处位于罗庄区东南部,因境内庆云山、二龙山呈“册”字形而得名,距区政府机关驻地8公里,东隔沂河、武河与郯城相望。总面积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万亩,人口6.5万人,辖15个行政社区,31个自然村。
册山街道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包括全镇31个自然村,根据各村村庄实际情况和地域环境,分为巩固村和提升村两种类型,巩固村包括:黑虎墩村、围梓村、同沂庄村、良庄村、义和村、后村、山前村、南头村、埝头村、尚阳村、房岭屯村。提升村包括:沙旦子村、五寺庄村、尚庄村、小庄子村、老沂庄村、房庄村、潘庄村、何庄村、陆庄村、东册山村、西册山村、石杭岭村、新桥村、候沂庄村、郑旺村、房沙沟村、白沙沟村、顾沙沟村、唐沙沟村、刘沙沟村。
创建优势条件:
(1)基础设施较好。近年来,片区内进行了户户通、村村通、改厕、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广场建设等工作,村庄的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改善,为进一步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2)村容环境整洁。村庄实行环卫一体化管理,专业队伍保洁,垃圾集中收集清运,卫生状况良好。村内道路硬化率达90%以上,绿化以栽植水杉、竹子、红叶石楠、冬青、小黄杨、月季等绿化苗木,绿化面积45125平方米,美丽乡村初具规模。
(3)村班子战斗力强。村班子健全,团结和睦,勇于担当,党员队伍凝聚力强,村务管理规范,服务群众到位。
(4)自来水。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
(5)照明。村庄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到100%。
(6)通讯。村庄内广播、电视、电话、网络等通信设施齐全,满足村民使用需求。
(7)卫生。村容环境整洁,村庄房屋布局比较合理,外墙整洁。很少有露天焚烧垃圾和秸秆现象。旱厕改造已完成15000余户。村民卫生习惯良好,已配备垃圾桶、箱和保洁队伍,保洁、管理到位,房屋建设规范,五化稳步推进。
(8)产业。农业向着生态、高效、旅游开发等现代化农业发展,发展种植业,打造“临沂采摘第一镇”,工业以不锈钢加工、建陶、五金加工为主,引导群众自主创业,积极推进特色旅游产业。
(9)文化。重视村风文明建设、道德风尚建设,村民素质不断提升,基层组织建设和平安建设效果明显。
主要思路:
注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力争创建3个以上工业农业知名品牌,打造“乐采册山”区域品牌,让册山游成为广大市民向往之行。以改善生活和发展环境,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为目标,坚持走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使册山变得水更清、天更蓝、地更绿。将册山建设成是有显著的风貌特色,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特点鲜明,和谐宜居、生活富裕、美丽文明的“采摘”产业强镇。
发展方向、资金安排及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整镇域推进、片区化打造,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集聚一批政策和资金,对全镇域范围内的长期保留村进行全面整治,实现镇域内全部村庄基础建设、环境卫生双提升,切实创建成“三生三美”的美丽乡村示范片区。2021年投入财政资金1800万元,整合有关部门政策、资金,注重统筹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村庄绿化美化等人居环境整治各项任务,完成新桥村、房岭屯村、同沂庄村、侯沂庄村、黑虎墩村、围梓村、尚阳村、埝头村、正旺村、南头村、沙旦子村、房沙沟村、义和村、白沙沟村、顾沙沟村、西册山村、东册山村,良庄村、石杭岭村共19个村及沿线道路的整治提升,新增11个90分以上的美丽乡村示范村,打造2个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示范村重点片区,切实创建成“三生三美”的美丽乡村示范片区。
2、黄山镇乡村振兴示范片区
创建优势条件:
(1)产业优势。黄山镇把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初步形成了以高效生态农业为主,文化休闲旅游、田园乡居疗养为辅的产业发展新格局。示范区内产业以第一产业为主,2020年农业总产值4.23亿元,主要农林作物是小麦、玉米、杞柳、红枫、桃,种植面积42000亩。党支部领办合作社12个,形成了一村一品良好发展格局。
(2)资源优势。示范片区地处沂河冲积平原,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境内有沂河、武河、涑河等河流,共有多条干支流,水资源资源丰富。示范区内有黄山、峰山、文曲山、菊花山等八座山头。乐田园涑河花溪、东蔡民俗民宿特色村、红枫园、竹柳园、现代产业园、万亩湖花卉种质资源库、滨河花海项目初具规模,吸引大量游客前来黄山观光旅游。
(3)人才优势。黄山镇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宇霖果蔬、红枫园和东蔡高效大棚,积极引入高端人才。同时,黄山镇还积极实施“桑梓人才回归”和新型农民培育工程,鼓励在外能人支持家乡发展。目前,全镇现有农业龙头企业专业人才21人,现有返乡创业人员60人,新型职业农民2260人,农业专业技术人员180人,农业人才充足,乡村产业发展现代人才队伍已初具规模,为示范区的创建工作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
(4)基础设施优势。黄山镇以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创建为抓手,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一方面不断建设和完善镇村道路、给排水、垃圾收储点等基础设施。近年来,进行了户户通、村村通、改厕、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广场建设等工作,村庄的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改善,为进一步提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村容环境整洁。村庄实行了环卫一体化管理,专业队伍保洁,垃圾集中收集清运,卫生状况良好。村内道路硬化率达90%以上,绿化以栽植竹子、红叶石楠、冬青、小黄杨、月季等绿化苗木,绿化面积35248平方米。另一方面加大社会事业投入,规划建设了老年活动中心、游园、“一村一景”、“旅游精品长廊”等设施工程建设,切实提高镇村村容村貌整体水平,初步构建起设施完备、人文独特、山水环绕、宜游宜居的和美新家园,为示范区的创建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设施优势。
(5)生态环境优势。黄山镇积极进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在全市5区35个街镇中多次排名第一。在原有生态环境优势的基础上,结合上级指示精神,对镇域内“小散乱污”、停车场、洗沙场、裸露土地和平交道口进行了重点整治,对小“散乱污”企业进行了全面取缔,对燃煤大灶“清零”成果,对餐饮油烟进行了全面治理。同时,制定了阶段性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在全镇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洗脸”活动,营造了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镇村环境。黄山镇宜居宜人宜游的环境风貌是示范区的生态环境优势。
主要思路:
坚持党建引领,深入挖掘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文化内涵,以山、水、花、木为载体,大力发展农业产业,主动对接长三角,推进三步走战略,实施品牌化引领,打造“花沐黄山”特色小镇,建设成文化旅游特色小镇。融合五个振兴,全域提升。重点打造“一路一水一湿地”花沐黄山景观路;“三园”(现代农业产业园、柳编产业园、电表箱产业园)“一中心”水生态研究中心;“一镇”数字乡村示范镇创建,立足城郊型乡村振兴道路,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黄山模式。
发展方向、资金安排及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安排,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
要求,统筹推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建设,进一步培植放大特色优势,注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力争创建3个以上工业农业知名品牌,打造具“花沐黄山”品牌的生态黄山临沂前庭院特色小镇,使黄山镇的水更清、天更蓝、地更绿。让黄山小游成为广大市民向往之行。2021年投入财政资金1800万元,整合有关部门政策、资金,完成桃园村、菊花屯村、蒋一村、蒋二村、柳行村、峰大村、峰上村、峰后村、凤凰庄村等10个村的美丽乡村示范村打造提升,打造“美在农家”示范片区1处,对2000户进行无害化卫生厕所提升改造,建设水生态研究中心、罗庄区农业现代产业园、佳源柳编文化艺术馆3个产业项目,力争实现产业强、农民富、村庄美的乡村振兴黄山模式。
(三)重点项目
1、产业振兴资金5186.25万元。主要用于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农业生产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等。其中:
——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3687.25万元,上级资金1967.25万元,区级资金1720万元,用于黄山镇乡村振兴片区建设、长三角农产品供应基地打造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推进。由区农业农村局、区扶贫办牵头组织实施。
——农业生产发展资金504万元,全部为中央资金,主要用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农民培训、合作社家庭农场培育、农机深松整地、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粮改饲等项目实施。由区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实施。
——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助750万元,上级资金710万元,区级资金40万元,主要用于傅庄街道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由区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实施。
——农业保险费补贴145万元,为区级资金,主要用于为投保农户、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等农业保费提供补贴。由区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实施。
——新型经营主体培育资金100万元,全部为上级资金,主要用于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专业大户等进行培育。由区农业农村局组织实施。
2、人才振兴资金30万元。主要为国家、省市级平台奖励经费。
3、文化振兴资金209万元。主要用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其中: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资金150万元,其中,上级资金100万元,区级资金50万元,由区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实施。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资金59万元,全部为上级财政资金,由区文旅局牵头组织实施。
4、生态振兴资金13664.02万元。主要用于改厕、危房改造、水利工程建设、涝洼地片区治理、四好农村路、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环境整治、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耕地保护激励等项目。其中:
——改厕资金1156.78万元,其中,上级资金52.78万元,区级资金1104万元,主要用于农村改厕和公厕后续管护。由区住建局牵头组织实施。
——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944.72万元,其中上级资金245.72万元,区级资金699万元,主要用于农村居民危房的改造。由区住建局牵头组织实施。
——农村环境整治资金2798万元,全部为上级资金,主要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由罗庄生态环境分局组织实施。
——农村清洁取暖资金197万元,全部为区级资金,主要用于农村清洁取暖改造补助。由区住建局牵头组织实施。
——涝洼地片区治理项目资金2466万元,其中上级资金1164万元,区级资金1302万元,主要用于河道治淤、培堤、防汛道路、建筑物等建设。由区水务局牵头组织实施。
——小型水库体制改革资金6万元,全部为上级资金,用于沂堂镇抬头井水库维修养护,由区水务局牵头组织实施。
——小埠东灌区维修养护及提标项目资金97万元,其中上级资金41.71万元,区级资金55.29万元,主要用于小埠东灌区渠道工程维修养护及中型水闸建设。由区水务局牵头组织实施。
——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资金144万元,全部为上级资金。由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务局组织实施。
——“四好农村路”建设及养护资金2379.18万元,其中上级资金1277.18万元,区级资金1102万元,主要用于农村公路路网延伸、改造提升及养护。由罗庄交通分局牵头组织实施。
——强制免疫工作、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150.91万元,全部为上级资金。由区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实施。
——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作物病虫害)、农作物病害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证推广资金共计118万元,全部为上级资金。由区农业农村局组织实施。
——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98.2万元,全部为上级资金,主要用于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治理修复、耕地土壤环境监测等。由区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实施。
——“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和秸秆还田及秸秆打捆补助资金96万元,全部为上级资金,主要用于“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创建中基础设施建设补助、短板环节示范应用补助、公共服务手段强化补助、关键环节农机化技术示范推广等,及秸秆还田粉碎、捆绑等。由区农业农村局组织实施。
——“美在农家”示范户创建33万元,为区级资金,主要用于“美在农家”(美丽庭院)示范户创建。由区妇联牵头组织实施。
——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资金1800万元,其中,上级资金900万元,区级资金900万元,主要用于册山街道全域推进美丽乡村片区建设。由区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实施。
——乡村振兴示范片区重点项目提升220万元,全部为上级资金,主要用于黄山镇重点项目提升打造。由区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实施。
——美丽乡村建设资金111.6万元,全部为上级资金,主要用于傅庄街道于庄村和高都街道南茶棚村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的打造,及美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的开展。由区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实施。
——乡村振兴环线提升资金417.63万元,全部为上级资金,主要用于 “一体两翼三环四线”沿线打造,涉及罗庄、册山、高都、黄山等街镇环线提升。由区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实施。
——美丽移民村建设资金100万元,全部为上级资金,主要用于褚墩镇五里桥村美丽移民村建设。由区水务局牵头组织实施。
——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资金230万元,全部为上级资金,主要用于美丽乡村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等。由区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实施。
——耕地保护激励资金100万元,全部为上级资金,主要用于褚墩镇耕地保护项目实施。由区自然资源局牵头组织实施。
5、组织振兴资金6159.2万元。主要用于村级组织运转保障、村级财务管理改革、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帮扶、街镇村级三资档案管理建设等。其中:
——村级组织运转保障4266.2万元,全部为上级资金,由区委组织部牵头组织实施。
——村级财务管理改革100万元,全部为上级资金,主要用于黄山、沂堂2个街镇村级财务管理改革经费。由区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实施。
——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资金203万元,全部为上级资金,主要用于35个年久失修、使用面积狭小、服务功能不全的村级活动场所改造,促进提档升级,增强综合功能。由区委组织部牵头组织实施。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帮扶资金800万元,全部为上级资金,主要用于8个社区的党组织建设。由区委组织部牵头组织实施。
——市县乡村振兴服务队补助资金750万元,全部为上级资金,傅庄、册山、黄山3个乡村振兴服务队各250万元。
——街镇村级三资档案管理中心建设资金40万元,全部为上级资金,主要用于街镇三资档案室的建设。由区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实施。
(四)综合绩效目标
1、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确定的主要指标实现程度。
(1)四好农村路建设、村级公路网化工程,完成全区农村公路三年集中攻坚专项行动任务目标。
(2)高标准农田项目5000亩,资金750万元,建设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田间道路通达率达到100%,耕地质量逐步提升,农业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水资源利用率提升,项目区群众满意度高。
(3)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市级美丽乡村片区1个,省级美丽乡村2个村。
(4)村级组织运转保障、村干部基本报酬、在职干部养老保险资金共计4581.2万元,保障村干部补贴待遇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稳定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激发村级班子活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5)农产品质量安全证推广60万元,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压实主体责任。
(6)开展耕地安全利用,完成部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治理修复及耕地土壤环境监测等。
(7)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做好小麦、玉米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和监督调查、技术指导等,确保粮食产量。
(8)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做好8个社区的建设。
(9)农村危房改造,完成今年农村危房改造任务。
(10)农村厕所革命,完善农村改厕服务站、管护平台建设,加强抽粪车配置维护、管护保洁人员工资、户厕抽粪费用等保障,建立健全厕所管护机制。
(11)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新增6个行政村农村环境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8个“十三五”农村环境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巩固提升任务。
(12)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实施衔接资金项目12个,继续用于项目发展、基础设施、特惠保险等项目,实现脱贫成果巩固提升。
2、重点区域目标任务
(1)美丽乡村示范片区总资金1800万元,对册山街道19个村按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进行提升,打造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重点片区2个,新增达到90分以上的美丽乡村示范村不低于30%。
(2)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总资金1800万元,项目实施后,黄山镇特色优势更加突出,产业发展思路明确,布局结构合理,人才培育多样,乡风文明和谐,村容村貌整洁干净有序,基础设施完善,农民生活美满等。
五、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成立由区长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区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涉农资金整合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
2、明确责任。区级各涉农职能部门抓好重点任务清单和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任务落实,参与整合项目的规划管理监督。街镇作为实施主体,落实规划建设项目,确保程序规范。
3、强化监管。区财政部门加强对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的绩效评价。区审计部门加强对乡村振兴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的审计监督。
4、加强督查。对资金使用实行申报、审批、督导、考核制度,确保项目申报审批及时,规划设计标准高,建设程序规范达标。
中共罗庄区委农业农村委员会办公室 罗庄区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