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5年1-3月财政收支情况
(一)收入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1-3月份,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7.84亿元,完成预算(28.54亿元)的27.71%;总量全市第6,低于兰山(30.52亿元)、费县(11.1亿元)、沂河新区(10.01亿元)、沂水县(8.99亿元)、兰陵(8.48亿元);同比增长3.5%,全市第11位,比全市平均增幅2.4%)高1.1百分点,比县区平均增幅(2.7%)高0.8个百分点。
(1)地方税收完成情况:全区地方级税收完成4.91亿元,总量全市第8,同比增长-15.7%;税收占比62.6%,高于全市平均占比(61.7%)0.9个百分点,低于县区平均占比(69%)6.4个百分点,全市排名第13位。
5个区级主体税种共完成地方级税收3.88亿元,占全部地方级税收的79%,同比增长-11.04%,具体为:增值税完成1.79亿元,同比增长3.86%;企业所得税完成3189万元,同比增长18.15%;城镇土地使用税完成6748万元,同比增长44.99%;土地增值税完成4590万元,同比增长-64.6%;契税完成6319万元,同比增长5.26%。
(2)分部门完成情况:税务部门完成地方收入5.12亿元,同比增长-15.67%;财政部门完成2.72亿元,比去年同期(1.5亿元)增加1.22亿元,剔除省以下留抵退税调库因素,今年财政部门实际完成非税收入2.79亿元,比去年同期实际完成(1.61亿元)增加1.18亿元。
(3)分街镇完成情况:8个街镇共完成地方税收3.19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7.38%,同比增长-33.72%。收入总量贡献较大的是盛庄、罗庄和付庄街道,分别完成1.44亿元、0.76亿元、0.49亿元,占街镇完成总量的45.07%、23.84%、15.37%;罗庄、黄山、高都、付庄、盛庄、册山、沂堂7个街镇落后时间进度,分别落后12、10、7、6、6、5、2个百分点;6个街镇同比负增长,其中黄山镇和盛庄街道降最明显,分别同比下降42.65%、39.39%;2个街镇实现正增长,册山街道增幅32.24%、沂堂镇增幅29.91%。
2、1-3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减收因素
(1)增收因素
一是从税种角度看,主要依靠纯地方税种的挖潜。其中资源税实现708万元,同比增长138.43%,主要原因是罗泉水务清理水资源税入库资源税495万元。城镇土地使用税实现6747万元,同比增长44.99%,主要原因是临商银行清理抵押资产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1401万元,江泉集团清理城镇土地使用税425万元、房产税270万元,银盛泰集团清理欠税缴纳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1077万元、华宇合金清理城镇土地使用税592万元。其他增收税种中,个人所得税实现2040万元,同比增长81.57%,主要原因是稽查查补的罗欣药业股东转让股权产生的个人所得税入库1017万元;契税实现6318万元,同比增长5.26%,主要原因是财金集团拿地实现3019万元;企业所得税实现3189万元,同比增长18.14%,主要原因是江泉集团清理欠税实现648万元,亚太金昌汇算清缴实现400万元,实现增收;
二是从行业角度看,主要依靠制造业的挖潜。1-3月,制造业实现14159万元,同比增长11.04%,其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实现1132万元,同比增长5.69%,主要是创元焦化清理欠税258万元、烨华焦化清理欠税470万元。医药制造业实现1550万元,同比增长74.34%,主要是罗欣药业、裕欣药业销售业绩改善实现增收。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现1571万元,同比增长25.78%,主要是利信铝业反向开票业务税收实现能力增长。建筑业实现2490万元,同比增长15.85%,批发零售业实现7312万元,同比增长4.2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935万元,同比增长30.3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现2209万元,同比增长251.98%,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实现1607万元,同比增长348.91%。
三是从企业角度看,主要依靠骨干企业拉动和一次性税源的挖潜。天元集团清理欠税(524万元),临商银行清理抵押资产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1401万元),罗泉水务清理水资源税(495万元),罗庄区土地整理中心清理耕地占用税(648万元),齐尚置业清理土地增值税欠税(2082万元),
江泉集团清理欠税(2794万元),华宇合金清理欠税(640万元、财金集团拍地契税(3019万元)、银盛泰集团清理欠税(1077万元)、亿康环保拍卖资产(522万元)、免抵调库(2080万元)、罗开控股清理欠税(226万元))等12项合计增收15282万元,均为一次性挖潜因素入库,不可持续。此外罗欣药业(1294万元)、裕欣药业(320万元)、利信铝业(254万元)等骨干企业对增收起到一定影响。
四是非税增长,主要依靠一次性挖潜。一是重点督导法院、纪委等大案要案尽早结案,办案收入尽早入库,罚没收入同比增加1891万元,同比增长84.12%;二是督导法院诉讼收入尽早入库,同比增加909万元,增长154%;三是处置闲置国有资产,同比增加16913万元,增长381%。
(2)减收因素
一是从税种角度看,主要是纯地方税种的下滑。其中耕地占用税实现648万元,同比下降88.69%,减收5082万元,主要因为耕地占用税项目减少;土地增值税实现4590万元,同比下降64.6%,减收8377万元,主要是去年同期土地增值税清算入库亚太金昌3900万元、宝利置业4029万元、展恒置业2624万元,今年均出现较大幅度减收;印花税实现1438万元,同比下降26.2%,减收510万元,主要是去年同期清理印花税拉高基数。其他减收税种中,房产税实现2458万元,同比下降8.17%,城市维护建设税实现1841万元,同比下降4.88%。
二是从行业角度看,主要是房地产业的下滑。1-3月房地产业税收共实现11220万元,同比下降46.91%,主要是去年同期亚太金昌、青啤地产、展恒置业、宝利置业等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入库减收、房地产市场交易量下降等因素共同影响。卫生和社会工作下降78.91%,主要是去年同期福安康老年公寓不动产处置减收387万元,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下降76.09%,主要是土地整理中心耕地占用税项目入库减少。
三是从企业角度看,主要是重点税源的下滑。1-3月全区税收过百万元的企业共79户,合计完成税收30028万元,去年同期过百万元的企业共71户,合计完成税收40724万元,同比来看户数增加10户,税收减少10696万元。亚太金昌、土地整理中心、宝利置业、展恒置业等骨干企业同比收入下降明显;恒昌焦化关停等因素,导致其上下游产业链上的重点企业、骨干支撑数量减少、收入下滑,进一步加大了全区组织收入的压力。
四是从政策角度看,主要是减税降费影响不减。去年11月出台的个人住房契税税率下调政策对我区影响较大,影响减收超过1200万元。
(二)支出情况
1-3月份,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11.62亿元,同比增长27.7%,其中民生支出完成10.3亿元,占总支出的88.58%。
二、收入结构与特点分析
1、分产业税收收入分析(地方级)
三大产业实现地方税收占比为0.04:39.31:60.65,增幅分别为-54.57%、10.25%、-27.11%。
第二产业:实现地方税收1.96亿元,增幅10.24%,占比39.31%。其中发电行业增收325万元、医药制造增收661万元。
第三产业:实现地方税收3.03亿元,增幅-27.11%,占比60.65%,其中房地产业实现地方税收1.12亿元,同比增长-46.91%,减收9913万元。
一季度分行业收入完成情况表
单位:万元
行业名称 |
累计完成 |
占比% |
上年同期 |
增长% |
地方级税收总数 |
49928 |
100.00% |
59387 |
-15.93% |
一、第一产业 |
20 |
0.04% |
44 |
-54.57% |
二、第二产业 |
19627 |
39.31% |
17803 |
10.25% |
(一)采矿业 |
442 |
0.89% |
1117 |
-60.45% |
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442 |
0.88% |
1117 |
-60.44% |
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
0 |
0.00% |
0 |
0.00% |
3.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
0 |
0.00% |
0 |
0.00% |
4.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
0 |
0.00% |
0 |
0.00% |
5.非金属矿采选业 |
0 |
0.00% |
0 |
-76.53% |
6.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
0 |
0.00% |
0 |
0.00% |
7.其他采矿业 |
0 |
0.00% |
0 |
0.00% |
(二)制造业 |
14159 |
28.36% |
12751 |
11.04% |
1.农副食品加工业 |
424 |
0.85% |
445 |
-4.86% |
2.食品制造业 |
1057 |
2.12% |
29 |
3488.79% |
3.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
9 |
0.02% |
10 |
-3.58% |
4.烟草制品业 |
0 |
0.00% |
0 |
0.00% |
5.纺织业 |
298 |
0.60% |
255 |
16.63% |
6.纺织服装、服饰业 |
44 |
0.09% |
20 |
122.54% |
7.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
3 |
0.01% |
2 |
40.69% |
8.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
212 |
0.42% |
302 |
-29.65% |
9.家具制造业 |
30 |
0.06% |
47 |
-36.79% |
10.造纸和纸制品业 |
85 |
0.17% |
67 |
27.10% |
11.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
50 |
0.10% |
49 |
2.75% |
12.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
24 |
0.05% |
18 |
32.17% |
13.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
1132 |
2.27% |
1071 |
5.69% |
1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209 |
0.42% |
786 |
-73.45% |
15.医药制造业 |
1550 |
3.10% |
889 |
74.34% |
16.化学纤维制造业 |
7 |
0.01% |
7 |
12.89% |
17.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503 |
1.01% |
262 |
91.65% |
1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2475 |
4.96% |
2612 |
-5.22% |
19.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1242 |
2.49% |
1121 |
10.75% |
20.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1571 |
3.15% |
1249 |
25.78% |
21.金属制品业 |
1419 |
2.84% |
1603 |
-11.50% |
22.通用设备制造业 |
488 |
0.98% |
394 |
23.82% |
23.专用设备制造业 |
752 |
1.51% |
1058 |
-28.92% |
24.汽车制造业 |
119 |
0.24% |
112 |
6.67% |
25.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3 |
0.01% |
3 |
0.05% |
26.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179 |
0.36% |
161 |
11.37% |
2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11 |
0.02% |
11 |
4.11% |
28.仪表仪器制造业 |
19 |
0.04% |
6 |
235.95% |
29.其他制造业 |
215 |
0.43% |
150 |
43.50% |
30.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
12 |
0.03% |
2 |
450.96% |
31.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
15 |
0.03% |
9 |
56.80% |
(三)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2536 |
5.08% |
1786 |
42.05% |
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1586 |
3.18% |
1261 |
25.77% |
2.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
270 |
0.54% |
381 |
-29.01% |
3.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680 |
1.36% |
143 |
374.22% |
(四)建筑业 |
2490 |
4.99% |
2149 |
15.85% |
1.房屋建筑业 |
815 |
1.63% |
427 |
90.74% |
2.土木工程建筑业 |
459 |
0.92% |
589 |
-22.17% |
3.建筑安装业 |
542 |
1.09% |
458 |
18.36% |
4.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 |
675 |
1.35% |
675 |
-0.03% |
三、第三产业 |
30280 |
60.65% |
41540 |
-27.11% |
(一)批发和零售业 |
7312 |
14.64% |
7013 |
4.26% |
(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935 |
1.87% |
718 |
30.32% |
(三)住宿和餐饮业 |
279 |
0.56% |
90 |
209.47% |
(四)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157 |
0.32% |
167 |
-5.96% |
(五)金融业 |
3443 |
6.90% |
2069 |
66.42% |
(六)房地产业 |
11220 |
22.47% |
21133 |
-46.91% |
(七)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2209 |
4.42% |
628 |
251.98% |
(八)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1067 |
2.14% |
238 |
348.91% |
(九)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414 |
0.83% |
125 |
229.95% |
(十)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948 |
1.90% |
332 |
185.32% |
(十一)教育 |
147 |
0.30% |
63 |
133.12% |
(十二)卫生和社会工作 |
89 |
0.18% |
423 |
-78.91% |
(十三)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20 |
0.04% |
8 |
134.63% |
(十四)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2041 |
4.09% |
8533 |
-76.09% |
2、主要行业税收收入分析(地方级)
主要行业实现地方税收占比情况为:

(1)医药制造业
该行业本年累计入库税收1550万元,同比增长74.34%,增收661万元,税收占比3.1%。其中,山东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累计入库1294万元,同比增长87.41%,增收604万元
(2)钢铁行业
该行业本年累计入库税收1242万元,同比增长10.75%,增收121万元,占比2.49%。行业主要纳税企业山东宏旺实业有限公司累计入库639万元,比上年同期减收321万元。
(3)焦化行业
该行业本年累计入库税收1132万元,同比增长5.69%,增收61万元,占比2.27%。行业主要纳税企业恒昌焦化累计入库199万元,同比增长-60.2%,减收300万元;烨华焦化累计入库471万元,同比增长48.37%,增收153万元。
(4)房地产业
该行业本年累计入库税收1.12亿元,同比增长-46.91%,减收9913万元,占比22.47%。其中,亚太金昌控股有限公司实现737万元,同比增长-87.73%,减收5270万元;临沂市青啤地产有限公司实现373万元,同比增长-67.18%,减收764万元,该企业受房地产行情影响,税收贡献大幅下降。
(5)电力行业
该行业本年累计入库税收1586万元,同比增长25.77%,增收325万元,占比3.18%。该行业税收主要由华能电厂和蓝天热力实现。其中,华能临沂发电有限公司累计入库655万元,同比增长-17.07%,减收135万元。
3、规模以上企业纳税情况
截止3月末,全区共有规上企业885家,其中房地产业40家、工业企业256家、服务业企业74家、建筑业89家、贸易企业426家,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89家。
全区规上企业共实现总税收3.41亿元,占全区总税收比重为40.36%,总量比去年同期规上企业实现的总税收下降30.96%;实现地方级税收2.13亿元,占全区地方税收比重为43.38%,总量比去年同期规上企业实现的地方级税收减少34.46%。
规模企业中纳税千万级(总量)以上的企业5家,比去年同期减少5家,实现地方级税收5615.51万元,占规上企业实现地方级税收的26.37%。
三、增收节支的工作措施
1、严格欠税清理。紧盯房地产和江泉等重点欠税户,制定阶段性清理计划,密切关注企业资金状况,第一时间靠前靠上跟进企业,加强协调对接,二季度在保持“严控新欠”的同时,力争清缴部分往年陈欠入库。
2、严格行业治理。依托区局成立的10个行业管理专班,对全区加油站、铝型材、塑料橡胶、建陶、铸造、建筑、小额贷款、机动车经销、仓储租赁、物业管理行业进行深入分析,结合行业税负率、生产要素、用电用气等指标进行专项治理,目前各行业专班正在同时推进,二季度将会在行业模板、补税分析、督促入库方面见成效。
3、严格税种管理。一是继续加大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耕地占用税等纯地方税种的清理力度,通过实地测量、数据比对、关联分析进行摸排挖潜;二是在5月汇算清缴期结束前加大企业所得税汇缴力度,对长亏不倒、税负率明显偏低的企业逐户开展复盘分析,对存在疑点的督促补税;三是加大土地增值税清算力度,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尽快开展清算,争取二季度实现入库。
4、严格税收执法。结合税收大数据风险疑点,开展案头分析,引导评估查补入库,促进公平税负。借助市局稽查局力量,对部分高风险企业开展税务稽查,对存在偷逃税高风险、纳税信用等级低的纳税人,进一步加大执法打击力度,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近期已移交2户加油站,正在稽查分析中。
5、严格预算执行。一是梳理本年民生支出清单。区财政在统筹安排支出时优先保障“三保”支出,每月“三保”支出尚未保障到位的情况下,其他支出将暂缓安排。对各街镇、各部门未及时提报“三保”支出计划而导致出现舆情、上访等问题的,将采取通报批评、考核追责等措施。二是严格预算执行审核。要求各街镇、各预算单位严格按照项目的实际工作进展和节点提报资金需求,财政政府采购、投资评审、预算绩效以及各预算管理归口科室将严格审核项目资金申请的合同、进度等有关附件资料,严禁超进度、超需求支出。三是严控追加预算支出。持续从源头压减一般性支出和非重点、非刚性、非急需支出,年度预算执行中一律不受理有关经费类项目的追加业务。对部门单位未经区委、区政府批准而擅自确定的支出事项,以及擅自超范围、超标准等造成的预算超支,一律不予追加。四是增强全区可用财力统筹配置。加大部门存量资金、结转资金与年度预算拨款的统筹,优先使用代管资金、上级专项资金或财政直达资金等安排既有预算项目支出,统筹部门预算项目指标和财政代编项目指标,多渠道解决部门必须的增支需求。五是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按照“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要求,确保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全方位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