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索 引 号  luozhuangqulz219/2021-000004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信息名称  2013年临沂市罗庄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成文日期  2014-06-16
 公开日期  2014-06-16  发布机构  罗庄区统计局
2013年临沂市罗庄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全区各级以“科学发展、跨越赶超”为主题,以打造工商复合型经济强区为目标,认真落实“三个三”工作思路,积极实施重点项目建设会战、“4+3”产业推进、“15315”骨干企业培植三大计划,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民生保障体系,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区实现生产总值330.5亿元,增长12.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57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204.07亿元,增长11.9%;第三产业增加值119.86亿元,增长14.1%。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比为2.0:61.7:36.3。

一、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业平稳发展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0.9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农业总产值4.88亿元,下降11.6%;林业总产值0.32亿元,增长3.7%;牧业总产值5.19亿元,增长3.7%;渔业总产值0.32亿元,增长7.2%;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0.19亿元,增长1.5%。

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区林地面积11万亩,林木覆盖率提高到31.2%。全年完成新造林10660亩。

牧渔业发展良好。年末,全区生猪存栏11.86万头、牛存栏1.43万头、羊存栏1.27万只、家禽存栏163.05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0.7%、5.4%、15.2%、13.7%;全年生猪累计出栏14.15万头、牛出栏0.42万头、羊出栏1.29万只、家禽出栏275.93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1.3%、10.2%、2.8%、1.9%;肉类总产量1.48万吨,比上年增长1.3%;禽蛋产量1.24万吨,比上年增长4.7%;奶类产量2.63万吨,比上年下降3.2%;水产品产量4551吨,比上年增长4.5%。

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区新建提升优质农产品基地9个、产业园区4个,发展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5家、外向型出口企业4家,农民合作社达到259个;育有影响力的区域品牌8个;新增农产品“三品”认证2宗,累计达到66宗,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合格率为98%;年末农用机械总动力27.83万千瓦,增长1.2%,全区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85%。

二、工业、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定增长。2013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298家,实现总产值1019.24亿元,增长6.0% ;有8个行业总产值增速高于全区总量增幅,其中有6个行业呈现两位数增长;骨干企业拉动全区工业经济快速增长,48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48.68亿元,增长6.8%,高于全区增幅0.8个百分点。

工业效益增势稳健。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95.05亿元,增长12.0%;实现利税90.89亿元,增长12.4%,其中利润47.64亿元,增长4.7%。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达到59家,其中有2家企业过百亿元;利税过千万元企业54家;利润过千万元企业30家。

建筑业生产规模扩大。全区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24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0.6亿元,增长11.8%;4家建筑企业业务收入过亿元。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1.46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5.42万平方米。

三、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保持适度增长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6.05亿元,增长21.6%。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69亿元,增长16.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07.45亿元,增长23.2%,其中工业投资105.94亿元,增长29.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55.91亿元,增长19.0%。全年过亿元项目(不含房地产开发项目)124个,比上年增加56个,完成投资151.43亿元,增长35.4%。其中新开工过亿元项目107个,比上年增加64个,完成投资129.57亿元,增长39.7%。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1.27亿元,增长21.9%。商品房销售面积为71.66万平方米,增长27.3%;销售额25.93亿元,增长64.2%。

四、国内市场和外经外贸

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2亿元,增长13.7%,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完成零售额100.6亿元,增长14.1%;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6亿元,下降2.8%。158家限额以上企业完成零售额91.5亿元,增长15.6%,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89.5%。传统消费品持续增长,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销售额中,食品、服装、珠宝、石油及制品、汽车类商品分别增长43.1%、38.4%、22.8%、21.4%和69.3%。4个专业批发市场交易额达到173.4亿元,增长16.3%。

外经外贸、招商引资较快增长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5.68亿美元,增长36.4%。其中,进口额21.91亿美元,增长44.1%;出口额3.77亿美元,增长4.0%。全年实际到位市外资金项目38个,实际利用市外资金37.96亿元,增长22.1%。全年实际到位外商直接投资(FDI)1692万美元,增长380.7%。全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3个,增资项目1个,完成境外投资总额8020万美元。

五、财税、金融、保险

财政收支稳定增长全年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28亿元,增长19.8%,其中,税收收入16.41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9.8%。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5.61亿元,增长9.4%。

国地税收入完成44.99亿元,增长15.9%,其中,国税收入34.37亿元,增长15.9%;地税收入10.62亿元,增长15.8%。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税收占比分别达到39.7%、60.1%。全区13家企业进入全市纳税百强企业(集团)排名。

金融业形势良好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59.03亿元,比年初增加23.83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56.64亿元,比年初增加21.92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23.14亿元,比年初增加25.16亿元。

保险业发展平稳全年保费收入39718万元,增长16.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6486万元,增长30.3%;人身险保费收入23232万元,增长8.3%。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14960万元,增长33.0%,其中,财产险业务赔付6244万元,增长9.1%;人身险业务赔付8716万元,增长91.4%。

六、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扎实推进全年投入校建资金6100万元,开工建设21个项目,实际开工面积达6.7万平方米。学前教育快速发展,全区共投入资金2100万元完成了20处公办幼儿园的建设。学前三年和一年儿童入园率分别达到83%和98%。全年共招收小学新生9381人,初中新生5419人,高中新生2874人,中等职业学校新生1364人。义务教育适龄人口入学率达100%,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7%,小学、初中在校学生巩固率分别达到100%和98.7%。

科技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309.8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0.4%,比年初提高1.2个百分点。全区签订产学研协议17个;获批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1家、市级创新型企业1家;获批各类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31项;获批国家级金桥奖3项。通过市级以上科技成果鉴定12项,获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13项。全区申请发明专利205件,增长12.6%;授权发明专利81件,增长88.4%。

七、文化、旅游、卫生和体育

文化艺术繁荣发展区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0万余册,中外报纸期刊100余种,年接待读者6万人次,被评为国家二级图书馆。基层文化设施逐步完善,全区完善提升了8个街镇综合文化站、79个村居文化大院、52个农家书屋、38个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新建“乡村大舞台”5个、“乡村文化广场”6个。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举办了罗庄区第十四届民间秧歌会、“魅力罗庄”书画展、“罗庄区4•23世界读书日暨读者服务宣传周”等系列文化活动;区、街镇、社会文化团体联动,举办了覆盖全区的广场文化艺术节,共演出56场次,丰富了农村业余生活。

旅游业发展迅速。全年接待游客20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0%;实现旅游总收入11亿元,比上年增长19.0%。

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全区共有43.02万名农民自愿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村居参合率为100%,农村居民人口参合率100%。全年共有287.12万人次得到门诊、住院补偿,报销金额过万元的1481人次。

八、工商管理、城乡建设、技术监督、安全生产

工商管理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区新发展各类市场主体2603户,总量达到22100户,比上年增长11%;注册资本总量132.7亿元;指导个体工商户升级企业652户,实现二、三产业分离34户,分离出服务企业注册资本5422万元;新增中国驰名商标2件、山东省著名商标4件,现有驰名商标9件,著名商标19件。

城乡建设扎实推进全区城乡建设完成投资7.5亿元,建设改造城乡道路30公里,敷设燃气管网81.5公里、污水管网8公里、供热管网8.1公里;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分别为42.7%、44.7%、12.1平方米;全区城镇化水平达到59.1%。全力推进民心工程建设,重点实施“十路、两暖、一排水”工程,完成投资2.73亿元。

质量强区战略加快实施全区共有中国名牌产品2个,山东名牌产品9个;获得市长质量奖的企业4家;华盛中天两项标准获得市标准创新贡献奖二等奖。

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全区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19起,比上年下降9.5%;受伤13人,比上年上升85.7%;死亡9人,比上年下降47.1%;直接经济损失6.2万元,比上年上升10.7%。

九、居民生活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317元,增长9.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4945元,增长7.1%。农民人均纯收入10380元,增长13.3%;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6131元,增长11.1%。


注:1、本公报按照“下算一级”的原则,所涉及统计部门数据以市局反馈为准;

2、除统计部门数据外,其他数据均为各相关部门核准、认定数;

3、以上所涉及工业数据包含临矿集团。


 

关闭窗口
下载Word 下载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