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区文旅局全力以赴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在融合社会力量、产业创新提质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强基础、聚合力,办活群众文化事业。一是扩大“服务圈”。新建顾里书院、双月书房、新华路书房等新型文化空间,有效覆盖城乡;以评促建,我区8个街镇文化站在全省评估定级中均达二级以上,其中罗庄街道文化站获评“特级站”;组建曲艺保护中心、罗庄画院、区文化馆华武分馆,吸纳60余名社会文化人才。二是全民“艺起来”。第24届秧歌会、第四届锣鼓争霸赛、首届舞蹈大赛、“阅读之光”经典故事会、“盛庄好声音”等文艺赛事受到热捧;“一村一年一场戏”公益演出200场次;图书馆、文化馆开展公益活动420余场次;《免职风波》获省小品新作展演优秀作品奖、《蒙山脚下落凤凰》获省微视频宣讲大赛曲艺类优秀奖。三是传承“文化源”。高效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复查完成率77.5%、新发现占比18.5%,均位居全市第一,在全市作典型发言并代表五区迎接省文旅厅督导;落实“先考古后出让”制度,办理地块查询39项,完成80.9万㎡、16个重点项目实地调查勘探,服务全区经济发展;傅庄街道大丁庄村入选省文旅厅“第四批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培育名单”。承办全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建成非遗传习驿站15处,参与群众1.2万余人;打造画漫天文创园等市、区级非遗工坊13处,年销售额达2.6亿元,“非遗+”焕新“出圈”,激发了文化传承新活力。
(二)引资源、促融合,激活文旅发展新动能。一是突出项目建设。招引浙旅投、中国动漫集团等洽谈,积极推进湖南崖、1946文创园、宝泉胜境等项目建设,其中宝泉胜境成功创建3A级景区。利用全市最大的(185亩)城建预留地块,落地开工潮玩部落项目,打造集嬉雪露营、全地形越野、B调青年万人草坪音乐会及美食市集等时尚休闲场景于一体的城市漫游产品。二是创新业态融合。高质量完成全区旅游资源普查,确定旅游资源310处,其中新发现67处,摸清文旅“家底”;升级东蔡民宿、峪见山野露营等业态,引入北京国农旅居民宿集聚片区项目。“工文旅”协同联动日渐成熟,成功举办临沂市第二届汽摩文旅活动周,罗庄公社、银凤陶瓷入选全市工业旅游精品线路。以湖南崖新春民俗文化节、宝泉迎新灯会、泰山原浆啤酒嘉年华、全国花艺技能大赛等系列活动吸引人气,推动多元消费。三是精准拓客引流。用好“罗庄文旅”新媒体平台,全年创作视频96部,播放量突破346万,多次荣登抖音热点榜。
(三)强监管、促规范,实现文旅市场稳定有序。树牢底线意识,加强市场监管。开展文化娱乐场所、文物安全、出版物市场等专项整治行动30余次,立案查办8起,有效震慑不法行为,守牢意识形态底线;加强应急广播日常管护,在线率达90%以上,位居全市前列;将安全生产融入日常执法,实现行业“零”事故;聚焦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着力解决景区停车收费、门票验证等典型问题,涉旅投诉大幅下降;今年以来办理213件市民热线工单,响应率、满意率99.32%,解决率98.63%。
二、存在问题与不足
一是龙头项目招引成效不佳。江泉文旅城、水上运动综合体等重大招引项目落地问题尚未取得突破,国企罗韵文旅集团在项目整合带动方面的作用相比其他县区文旅集团尚显薄弱。二是合力凝聚作用不强。发展文旅产业的氛围不浓、认识不到位,部门街镇合力不强,尚未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三是资金保障薄弱。仅有中央补助、省级专项资金,在产业引导、阵地提升、吸引人才等方面缺乏资金保障。四是队伍建设存在短板。年轻专业人才匮乏,年龄结构偏大,特别是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平均年龄51.8岁,较难胜任新型执法任务。
三、2025年工作打算
2025年,实施“文化增效、旅游突破、市场提质”行动,以10大项目(6个建设项目、4个招引项目)、4个惠民行动为重点,推动全区文化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市对区“基本公共服务成效”考核指标中文体服务部分保8争6,“旅游产业发展”考核保10争8。
(一)“出实招”推动文化惠民更有实效。以“四个惠民行动”为载体,持续深化社会力量融入文化建设渠道,精准对接群众实际需求。一是强阵地。开展“文化场馆提升行动”,改造海棠艺术中心,高标准打造区图书馆文化馆,力争区文化馆通过国家一级馆复评工作,指导推进全区综合文化中心高标准提升,打造宝泉胜境非遗旅游体验基地。开展“城乡书房建设行动”,科学选址布局“15分钟便民阅读圈”,2025年再新建3处城乡书房,全面完成省市部署的10处城乡书房建设任务。二是育队伍。开展“文化资源普查行动”,托清全区文化场所、团队、人才底数,整合资源、建好平台;提升非遗传承活力,打造非遗传习驿站5个,挖掘公布第八批区级非遗项目15个,申报市级非遗项目5个。三是优供给。开展“文化活动惠民行动”,送戏下乡139场次以上,图书馆举办阅读活动200场次以上,文化馆举办公益培训、演出220场次以上,举办“全区青年歌手大赛”等9场群众性文化赛事,实现“群众演给群众看”。四是争进位。高质量完成全国文物“四普”实地调查任务,在全市持续保持前列;小戏小剧再推精品,获省市级奖项2个以上;以实际成效擦亮“和美生活·魅力罗庄”文化品牌。
(二)“出新招”推动文旅融合跨越发展。与兰山、河东等主城区差异化错位发展,补齐城区文旅空白,融合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发展大局,突出“工业旅游、乡村旅游、城市旅游”三大主题,打造都市近郊型休闲旅游目的地。一是做大工业旅游。与浙旅投深度合作,采取“规划+运营”的模式,分批次、分阶段入股投资,破解国企投资出省难的问题,打造主题性文旅综合体;对接北汽集团,利用江泉人才公寓闲置资源开发汽车与工业主题研学产品;与上海国盛资本合作,联合开发国瓷银凤文创产业园,做大做强“国瓷银凤”名牌。积极争创1处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二是做精乡村旅游。推动水美乡村·中国动漫嘉年华落地实施。加快北京国农旅居民宿建设,形成特色民宿集群。促进“民宿+”提升,发挥东蔡民宿示范作用,围绕民宿乡村旅游高端业态,带动周边旅游集聚发展。结合乡村振兴百千工程,沿南涑河开发露营民宿、农事体验、运动康养等业态,打造乡村旅游休闲带。三是做活城市旅游。以文旅思维经营城市,加快潮玩部落建设,力争元旦前部分开园、五一前全面启用,与好客欢乐城形成室内外良性联动,构筑全市城区范围内规模最大的城市时尚休闲业态体验地。推进湖南崖文旅综合体、1946文创园综合业态配套提升,启动龙桂文化博览园建设,争取“十一”开园。积极招引华住等中高端酒店,加快推进汽车南站汉庭3.5版本旗舰店建设(原尚客优快捷酒店),现已签订收购协议,计划元旦前后开工。四是做强引客入罗。以时间节庆开发周期旅游,举办郎朗音乐会、宝泉迎新灯会庙会、湖南崖新春灯会、潮玩部落跨年潮玩市集和乐队演出等促消费活动,实现2025年文旅市场“开门红”。持续打造消夏啤酒节罗庄自有品牌IP,开展“跟着赛事游罗庄”“跟着竞技游罗庄”等主题活动,借助B调青年乐队人气,推出国风奇妙夜、民谣避暑季、摇滚电音节等潮流文娱活动。紧跟热点、谋划出圈、打造爆点、久久为功,叫响“匠心独蕴·活力罗庄”旅游品牌。
(三)“出硬招”推动市场环境长效稳定。一是完善机制。发挥区政府旅游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强化部门协作,建立假日旅游快速响应机制,健全文旅行业应急突发事件应对预案。二是服务提质。持续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推动分类管理,服务企业发展,塑造罗庄文旅“好口碑”;与热线首发平台加强联动,落实“领题直办”工作机制,研判热点文旅诉求,降低投诉数量、提升办理质量,争取工单响应率、满意率、解决率三个100%。三是守牢底线。强化意识形态和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加强行业监管执法,严厉打击违规违法行为,保障行业安全、平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