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决策公开 > 年度计划总结 > 正文
 索 引 号  luozhuangqulz240/2025-000003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信息名称  罗庄区行政审批服务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打算  成文日期  2025-02-19
 公开日期  2025-02-19  发布机构  罗庄区行政审批局
罗庄区行政审批服务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打算

今年以来,罗庄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走在前、进位次、提水平”的任务目标,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始终把“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改革,优化审批流程,创新服务模式,加速项目落地见效,推动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求创新、见实效,推动审批改革“走在前”。一是全力争取“揭榜挂帅”项目。聚焦省市有关厅局分领域发榜的“揭榜挂帅”项目,在市工改领域争取了6项。二是积极争取省级改革试点。争取1项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省级深化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改革”试点,罗庄经济开发区成为我市首个且唯一一个获批全省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联动试点的园区。三是部分改革成果得到肯定推广。开办道路运输企业“一件事”入选国办政务办“高效办成一件事”经验做法汇编,农药经营许可延续典型做法入选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优化营商环境汇编。

(二)减流程、优服务,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印发《罗庄区关于深化政务服务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持续提升服务效能的行动方案》(罗政办字〔2024〕14号),在区级层面统一部署推进,已完成国家、省、市部署的21个“一件事”,3个“自选动作”落地实施。其中,“开办餐饮店一件事”“民办营利性医院一件事”“药店一件事”“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一件事”4项经验做法在省级媒体报道。建立“走流程”问题排查及协调解决机制,邀请区级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场主体,监督体验办事过程中的堵点难点,合力推动“一件事”改革。截至目前,完成109个“一件事”的“走流程”工作,解决系统搭建、业务整合、事项进驻等21个问题。

(三)知民意、惠民生,助力营商环境“再升级”。实施行政审批“不同意”事项报备制度,让“许可为常态、否定为例外”,最大限度保障企业群众的利益。截至目前,行政审批通过率99%,企业群众满意率100%。10月份起,开展不再核发纸质营业执照试点工作,截至目前已减少纸质版营业执照发放1600余份,最大程度“减流程、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规范区镇两级网上办事区运行,制定网上办事区运行管理规范指引,强化帮办代办赋能网上办事区应用。关注企业群众诉求,开展“专项深办”,处置市场监管部门移交的违规企业3315户,向市场监管部门推送涉嫌虚假登记企业125户,有效释放市场准入内外部资源。2024年,全区市场主体111306户,新增登记市场主体12633户。

(四)送政策、帮代办,打造项目服务“快车道”。一是开展惠企政策“润企行动”。线上“沂i企”平台归集发布区级惠企政策文件85件,上线政策兑付事项108项,开展惠企政策可视化直播17期;线下开展政策入企,为71家产值过亿元企业和228家规上企业上门开展政策辅导。二是推行“定制+精准”帮代办靠前服务。全程陪办、按需帮办、协调督办,21个市级重大项目立项完成率100%,环评审批完成率91%,能评审批完成率95%,施工许可完成率67%。三是深化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改革省级试点。针对罗庄区经济开发区范围内的项目,分类实行降级管理、“告知承诺”“打捆审批”等措施,审批时限大幅缩短。截至目前,园区内已完成“告知承诺”制审批项目4个,总量替代前置豁免项目4个。

(五)增渠道、全覆盖,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度”。一是推进线下办事“只进一门”。11月底,交通、民政、残联、退役、司法等5部门分厅整体进驻政务服务大厅,1300项全区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门办理”。二是推进线上办事“一网通办”。标准化认领、维护、发布“7+1”类区级政务服务事项,“轮作式”开展常态化核查要素,保障事项网上办理渠道畅通。三是全面提升线上、线下服务水平。发挥政务云客服兜底服务作用,全天候为企业群众提供咨询解答与业务指导,累计接听解答各类诉求16897人次,业务指导839人次,满意率达到99.96%;持续做好审管联动工作,信息推送率和按时认领率连续10个月稳定保持100%,实现审管部门的有效监管服务;持续探索便民利企服务模式,全市率先打造食堂企业踏勘“样板间”,解决企业反复整改、通过率不高等问题,一次勘验通过率提高至60%以上。

二、2025年工作打算

工作思路:锁定“一个目标”,实施“五大行动”。

(一)锁定“一个目标”

以“全市领先、全省一流”为工作目标,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务服务提档升级,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加快实现“振兴罗庄、重回千亿”贡献更多审批力量。

(二)实施“五大行动”

1、改革创新攻坚行动。对国家已推出的两批次21个“一件事”持续优化提升,完成服务场景创新打造;同时落实好国家部署的第3批“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对标全国全省最优城市、最佳案例,围绕思想、组织、流程、机制、作风、成效等方面,查找差距不足,制定对标措施,力争形成同水平典型经验并宣传推广;开展政务服务“走流程”等“一件事”特色服务活动,查找并及时解决“一件事”流程中的堵点难点;优化线上“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打造、提升线下“高效办成一件事”专窗,加强全员培训,规范企业群众“入厅、咨询、引导、申报、受理、审核、办结、反馈”全流程服务,切实做到“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好”,增强服务对象体验感。

2、项目审批提质行动。一是坚持数字赋能,构建智能服务新模式。继续推行全流程无纸化审批,通过业务审批系统整合、企业电子签章开发上线、人脸识别应用等功能,实现申请材料无纸化提报,结果文书电子化生成;推行“云踏勘”“样板间”等智能化、人性化踏勘服务,开发完善远程勘验、线上会商、线上评审。二是优化关键环节,跑出高效审批新速度。优化提升“水电气暖信联合报装”“工程建设项目开工建设”等“一件事”服务流程,进一步压缩申请材料与办理时限;探索审批流程优化新模式,抓住区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试点机遇,深入推动部分行业报告书项目降级审批、“告知承诺制”审批、“打捆“审批、豁免总量指标前置等改革,进一步优化环评审批服务,提升环评审批效能。三是回应企业关切,提升政策指导新体验。将重点项目走访活动与惠企政策“润企行动”相结合,对企业进行政策辅导,指导企业提报项目申请,引导企业下载、使用电子营业执照扫码登陆“沂 i 企”平台,指导企业将惠企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红利;同时征集企业群众意见建议,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逐一销号的问题解决机制,难点堵点提交项目“会诊室”由多部门专家联合商议解决,为企业群众提供“一企一策”“专题专答”的定制化指导服务。

3、市场秩序规范行动。一是引导中介机构合法经营。依托中介超市平台,梳理政务服务事项中介服务项目,按照《临沂市中介机构管理办法》职责分工,与行业主管部门加强联动,共同规范中介市场行为,保障中介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加大《临沂市中介机构管理办法》宣传力度,引导中介机构合法经营,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二是继续推进虚假市场主体“专项深办”整治工作。与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审管联动平台加强信息共享,及时向公安部门提供虚假登记涉嫌犯罪线索,共同做好虚假登记等违法犯罪行为整治与打击工作,全力营造诚信、公平、和谐的市场环境。

4、政务品牌创建行动。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理念,蓄力打造独具罗庄特色的“新政务·心服务”政务服务品牌。一是提升帮代办服务品牌。持续完善“101”智能帮办服务机制,常态化开展帮代办人员业务培训,通过定期轮岗、业务水平测试等措施,不断提升帮代办人员业务能力与服务水平;倾心打造罗庄区独具特色的“沂蒙政务云客服”品牌,加强线上云客服平台建设,梳理制定业务操作模板,给群众提供最踏实的咨询解答、最精准的远程指导、最贴心的兜底服务;二是优化项目帮代办服务品牌。牢固树立“一切工作到项目”理念,全面贯彻落实“1223”项目帮代办机制,组织帮代办服务团队进项目、进现场,“一对一”制定方案,“面对面”对接项目,确保每个手续环节都有专人服务,每个项目问题都有专人解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项目会诊室”品牌影响力,优化提升审批业务专家库,对推进不畅的项目实行“多对一”联合辅导,全域协同、“靶向”服务、逐级推进,疏通重大项目各节点办理梗阻,一次性帮助项目理顺立项、选址、规划、施工、安全、环保等手续办理,确保全区重大项目建设蹄疾步稳。

5、营商环境突破行动。一是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度。健全政务服务标准体系,推动同一政务服务事项受理条件、办理流程、申请材料等做到三级统一标准规范。大力推进“跨域办、就近办、帮代办、智能办”和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为企业群众提供精准化、便利化服务,不断优化企业和群众办事体验,打造主城区15分钟、乡村30分钟的便捷高效政务服务圈。二是提升企业群众满意度。积极贯彻落实《临沂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常态化开展“政务服务观察员”、政务服务“走流程”等活动,梳理企业群众办事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积极回应企业群众关切,注重横向对比,坚持以评促改、以改促优,不断提升数据核验指标,改进政务服务工作流程与质量,蓄力打造更优质的政务服务环境与营商环境。

 

关闭窗口
下载Word 下载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