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罗庄区大数据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据发展和安全的重要论述,围绕落实省市大数据局和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集中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在推进数据创新应用、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等方面加力突破,数字罗庄建设取得新进展。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数据资源管理成效取得新进展。
一是数据汇聚治理进一步提质。建成一体化大数据平台罗庄节点,并接入“山东通”平台,完成与市一体化大数据平台级联互通,规范梳理28个单位336个目录,数据量6500万余条。同时承接上级返还各类数据,及时响应各部门数据需求,比对智慧社区住户信息12万余条,比对青年人才信息1万条。归集水、气、暖数据300万余条,并强化数据治理。12个信息系统接入“高速通道”,实现按时更新。
二是数据创新应用进一步挖掘。《罗庄区打造“一站二网三联”数字化税费服务新体系》案例入选全省大数据创新典型应用场景,《智慧“车拖车”打造高效整车运输新生态》入选全省大数据创新应用优秀解决方案。《罗庄区视频公共服务平台赋能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项目》入选山东省公共视频智能应用优秀案例。旭为集团“数字工厂建设”项目在全市“数据要素X”大赛获得三等奖。《公共数据数据生命周期安全修订工作指南》通过专家评审,列入数字强省安全保障类工程标准。
(二)数字政府建设效能得到新提升。
一是完善“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部署,加强整体规划,清单式推进工作。完成“爱山东”客户端5.0版本升级,梳理企业和法人全生命周期200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稳定运行。
二是推动电子证照“应归尽归”。已归集涵盖18个领域共计7000余张电子证照,实现实体证照与电子证照同步制发、同步规范治理,有效推动了“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等改革措施的落地实施。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一件事、药店经营“变N为一”新模式等做法被省市宣传报道。
三是统筹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和信创改造。严格落实《罗庄区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试行)》,严把项目评审、立项和验收关,杜绝平台重复建设。制定信创适配方案,对2024年计划改造项目进行方案评审和信创云资源申请,确保信创改造如期完成。
四是维护政务外网稳定快速运行。优化提升全区政务外网带宽,总端口提升至2G带宽。开展电子政务外网云网资产巡检,全区电子政务外网实行台账式管理,新增VLAN28个,排除网络故障300余次,保障全区政务外网网络稳定快速运行。加强对重点单位、部位的预警监督和安全漏洞整改,排查安全预警信息30余条,查处用户违规外联1022条,及时关停政务信息系统5个,有力保障了电子政务外网的安全运行。
(三)数字社会治理取得新成效。
一是数据赋能党建引领网格化。推进智慧社区平台使用与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工作有效结合,优化升级区级智慧社区平台,完成社区四级组织体系全覆盖,完善整合12类社区基础信息和城市社区轮廓图,实时动态更新,实现城市社区网格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截止到2024年底,累计创建39个省级智慧社区。
二是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配合工信局对罗开佳知善、京海精密等项目启动数字化改造,提报省级平台经济项目1个。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在数据“三化”方面。企业开展数据产品登记、数据资产入表积极性不高,仍处于探索阶段。“数据要素X”案例较少,数据要素叠加、倍增效应呈现不足。
(二)数字机关建设方面。“爱山东”客户端罗庄分厅各板块仍需进一步梳理,排查使用效果,有针对性的进行改造提升。政务外网网络安全还存在短板。信创云资源在市级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下还不能有效支撑各信息化项目信创改造需求。
(三)数字经济、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受财政预算影响,各重点领域数字化、智能化推进不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还存在提升空间。除工业数字化正常进展外,其他领域数字化进程较慢,数字经济园区体量较小,缺乏有特色的核心产业。
三、2025年工作打算
2025年罗庄区大数据局总体工作思路是:围绕“数字政府建设基础更加牢固、数字经济发展加快突破、智慧城市建设更加协同”三大目标,确定“3条主线、5项行动、12项实事”。主要是服务 “高效办成一件事”这一中心,打牢“爱山东”“山东通”政务服务平台基础;服务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这一主线,攻坚数据要素创新利用主责主业;服务“城市全域数字化”这一任务,抓好数字经济、智慧城市建设协同提升,努力在省市关注的创新领域取得更大突破。
(一)政务服务平台提升行动。
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优化提升政务服务平台各项支撑。
1.“爱山东”政务服务平台完善提升项目。
全力抓好“爱山东”政务服务客户端建设,推动“一件事”上专区、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上平台、对企服务程序和应用上客户端“三上”工作,完善智能导办、智能客服等版块,智能客服7*24小时有效服务。同时,按省市统一要求推动更多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上线,为企业和群众线上办事提供便利。
2.“爱山东”政务服务网罗庄分站建设项目。
根据《“爱山东”政务服务网设计规范》,做好内容规划和页面搭建,开展组件集成和数据维护,力争开发一批应用并完成入驻,建设一个特色专区,打造实用好用平台。
(二)数据治理及质量提升行动。
做好数据汇聚、治理、提升,让数据“供得出、流的动、用得好”。
3.一体化大数据平台罗庄节点优化提升项目。
按照“按需汇聚、应汇尽汇”的原则,持续强化水、气、暖数据汇聚和质检,数据规范汇聚率、合格率100%。推动更多非涉密系统数据依托数据高速通道实时汇聚。18类电子证照汇聚及时率及质量达标率100%,助力企业及群众办事减材料。
4.高质量数据供需对接及保障项目。
数据汇聚共享主要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及部门间共享,特别是帮助申请上级返还数据、协调市级数据,助力“高效办成一件事”所需数据服务。常态化开展部门间数据供需对接,及时为部门开展数据比对服务,推进部门数据共享。积极配合市大数据局做好“城市大脑”指标数据更新,及时率和数据合格率力争100%以上。
(三)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突破行动。
围绕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化进程。
5.企业数据资产登记项目。
积极推动车拖车等企业开展数据资产登记、入表,争取新增不少于3家企业在数据确权、数据资产入表和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等方面实现突破,推动数据流通交易,努力走在前列。
6.“数据要素X”行动。
聚焦智慧办税、整车物流运输、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深挖亮点,协同打造“数据要素X”应用场景,积极参与“数据要素X”大赛和省级组织的各项优秀案例征集,创新案例上榜数量不少于2个。
(四)全域数字化深化提升行动。
发挥数据在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中的关键要素作用,推动社会治理各方面数字化转型。
7.重点领域数字化转型项目。结合各部门在各领域推进数字化建设的部署和打算,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数字化,争取在智慧教育、智慧养老、智慧治理、智慧水利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打造一批“数字惠民”实事。配合工信局继续做好企业数字化改造,推动产业数字化迈向更高一步。
8.数字经济培育项目。建立数字经济培育库,筛选数字经济项目储备。摸排辖区企业上云需求,全力帮助争取省级“算力券”支持,节省部分上云费用。
9.企业精准画像项目。聚焦全区“53211”产业发展思路,主动对接“振兴罗庄 重回千亿”指挥部和各大产业专班,深入了解各行业企业经营状况、摸排企业融资需求,“应画尽画”。融入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探索发改牵头收集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名单,大数据局靠上进行画像,金融部门指导银行进行信贷投放,服务中小微企业的闭环机制。
(五)机关线上政务保障提升行动。
立足线上政务保障工作职能,优化提升机关内部政务服务水平。
10.“山东通”平台深化使用项目。
持续推动各部门自建业务系统与“山东通”平台“应接尽接”。根据部门需求依托机关智慧内跑平台,推动机关内部事项“网上办”。
11.政务网络安全保障项目。
更新网络安全设备,优化访问控制策略,健全日常监测、安全检测、漏洞整治、应急处置的安全运营闭环机制,提升全区电子政务外网安全运营能力和安全防护体系,确保全年不发生较大以上网络安全事件。
12.政务信息化系统评审项目。
从严把好新建政务信息化项目评审,做好现有政务信息化项目信创改造,所有政务信息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