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决策公开 > 年度计划总结 > 正文
 索 引 号  luozhuangqulz208/2025-000006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信息名称  罗庄区财政局2024年度工作总结和2025年度工作计划  成文日期  2025-02-19
 公开日期  2025-02-19  发布机构  罗庄区财政局
罗庄区财政局2024年度工作总结和2025年度工作计划

一、2024年财政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财政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压奋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财政运行总体平稳,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增收节支,财政运行平稳有序。主动应对经济下行、产业转型等因素影响,始终紧抓收支不放松,全力以赴开展工作。全力组织财政收入。以工作专班为抓手,依法组织挖潜增收,强化非税征管措施,认真落实收入调度机制,同时加大对上争取力度,2024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7.46亿元,同比增长1.97%,争取各类上级转移支付资金9.5亿元、专项债券资金13.5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3.44亿元,清理存量资金6469万元,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全面优化支出结构。在加强源头管控和预算约束的基础上,强化分类保障,对基本民生、工资、运转及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和区委、区政府重大战略部署“应保尽保”,持续完善资金调度机制,尽最大可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3.27亿元,其中“三保”支出完成25.01亿元,占比75.17%。

(二)精准施策,重点领域保障有力。持续优化支出顺序,集中财力保重点、办大事,确保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有效推进。坚持财税协同。认真贯彻落实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和省政府“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政策清单,推动政策红利直达快享,全区减税降费累计达11.53亿元。聚焦财金联动。锚定“振兴罗庄、重回千亿”任务目标,通过信用提级、产业基金、金融服务等方式,发挥财政资金撬动和金融机构支持作用,助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AA+主体信用评级公司1家,新设政府引导基金3支、规模3.44亿元。组织政银企对接会20场,重点推介项目20个,新增企业授信20亿元,储备区级上市后备企业20家。支持乡村振兴。对乡村振兴重大专项资金往年专款进行五年数据梳理,全面托清资金底数。强化财政要素支撑,发挥资金聚集效应,整合涉农资金2.99亿元,全力保障“百千工程”、百村共富、四雁工程等乡村振兴项目。筑牢风险底线。坚持“三保”优先保障原则,进一步完善财政资金调配机制,确保全区“三保”支出及时到位,实现支出25.01亿元。实施政府债务全流程管理,及时足额偿还到期债务本息。做好区属国企提级管理,优化债务结构,确保城投债务风险总体可控。组织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立案打击非法集资8起,加大银行风险资产压降和重点企业风险化解力度,处置不良贷款15.3亿元。

(三)提质增效,民生事业发展有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落实20项重点民生实事,2024年民生支出累计28.96亿元,占比87.19%。支持教育均衡发展。将教育发展摆在重要位置,2024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为12.67亿元,同比增长1.71%。发放助学金768万元,受助学生13968人次。支持创业就业落实。落实城乡公益岗资金8087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7笔、8058万元。支持重点群体保障。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932元、745元,提高幅度为7%、9%,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5088万元。支持医疗服务保障。安排1.35亿元用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等工作。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经费标准提高到94元,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670元。

(四)统筹谋划,财政管理改革有效。坚持问题导向和有解思维,因时而谋、因势而动推动财政管理水平和质量大幅改善。预算管理持续深化。进一步理顺区级与街镇两级职责边界,建立科学合理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四本预算”统管,加大政府资源资产盘活力度,全面优化预算管理流程,推动财政资金在预算一体化信息系统中实现闭环管理。绩效管理高效运行。坚持问题导向和有解思维,把好事前事中事后财政审核关,多维度开展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不断探索绩效评价新模式,成本预算绩效管理案例被《中国财政》报道。政府采购监管到位。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围绕政府采购中的关键环节,通过“六零”举措,全力打造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阳光”政府采购体系,该项举措被《中国政府采购报》报道。国企改革扎实开展。聚焦“城投变产投、国企更健康、改革要到位”三大任务,出台《罗庄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一体化推进压减与处僵治困、亏损企业治理、“两非”剥离等改革工作,区属国企压减整合至3家,剥离与主责主业关联度不高、竞争力不强企业18家,实体经营收入同比提升8.9%。

(五)政治引领,全面从严治党有度。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的总体目标,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高质量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任务。夯实组织基础。开展党的组织生活规范提升季活动,打造五星级党支部1个,四星级党支部3个,先进基层党组织1个。完善“磐石财政”党建品牌内涵,衍生出4个党支部品牌,每个党支部提升总结“工作法”,促进提质增效,丰富“党建+业务”一体推进模式。深化廉政建设。把党纪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引导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不断提高财政干部的廉政意识和职业素养。运用好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实施纪律作风整顿,组织开展廉政教学3次,辅导报告会1次,廉政党课5次,“廉洁自省日”活动12次。落实主体责任。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职责,落实请示报告制度、“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民主集中制及各项学习活动要求,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督促整改落实。组织开展“主题党日”学习36次,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与研讨12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4次,党支部集中学习研讨12次。

二、2025年财政工作重点和措施

(一)继续强化组织收入。夯实财源根基。聚焦土地供给、政策兑现、信贷融资等方面,以政策集成和精准助力深入实施财源建设行动,在巩固传统财源和引育新兴财源上持续发力。做好部门联动。分行业分领域对现有税源情况摸底评估,关注房地产政策变化,提高税收征管效能。发挥部门联动合力,依法规范财政非税征收管理。加强部门协同配合,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对接,紧盯政策导向,加大对上争取力度。推动资源统筹。继续充实项目储备库,加大专项债券项目梳理、包装、入库和争取力度。聚焦存量资产资源资金,实施盘活行动。加快土地出让进度,推动土地资源向政府性基金收入转变。

(二)全力做好重点保障。持续筑牢发展底线。坚持“三保”优先保障原则,确保全区“三保”支出及时到位。强化财政金融风险防控,稳妥化解政府债务和城投债务,推动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化解,加快非法集资重点案件处置,维护区域金融安全稳定。全力保障改善民生。继续聚焦教育、医疗、就业等群众关心关注问题,着力办好各项民生实事,力争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80%以上,兜牢兜实民生底线。支持乡村全面振兴。继续完善涉农资金整合机制,用好农业保险、信贷担保、财政奖补、产业基金等政策工具,大力支持乡村振兴工程,推进“美丽宜居和美乡村”建设。

(三)强化财政管理改革。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树牢“大财政”理念,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坚持常态化“过紧日子”要求,全面增强综合预算统筹能力。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围绕成本效益分析、做实成本指标、加强定额标准建设等重点工作,聚力打造预算绩效结果应用新场景。强化国资国企管理改革。统筹盘活国有资产资源,推动实现资产优化配置。加快完善国企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推进区属国企整合调整、优化提升。

(四)强化全面从严治党。深化政治学习。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借助“三会一课”、理论中心组学习、固定学习日、青年财政大讲堂等学习载体,推动集中学习与个人学习结合,助力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抓好作风建设。紧盯人、财、物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持续抓实廉政教育和风险防范。持续推进特色支部创建工作,不断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持续注重党员干部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及工作作风培养,锤炼一支听党话跟党走、业务精能力强的财政队伍。压实责任落实。始终坚持把管党治党作为第一职责,列入一号工程,完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

关闭窗口
下载Word 下载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