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罗庄区立足城郊优势,聚焦重点任务,突出特色亮点,坚持以工带农、以产兴农、以商助农,不断激发“产”的动力、彰显“乡”的魅力、释放“人”的活力,迸发出城乡互动融合发展的强劲动能。前三季度,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96亿元,增长3.8%,第一产业增加值11.2亿元。在全市乡村振兴现场交流会上,综合成绩居全市第8名,其中双福智慧渔业产业基地获得农产品加工项目类第4名。
一、坚持党建引领,推动作风转变。深入开展“五实”活动,建立班子成员分线联系推进机制,认领调研专题并形成调研报告5个,开展“我为项目送服务”20次,完成为民实事9件。以集体“三资”侵占挪用问题集中整治和粮食种植补贴发放专项治理行动为切口,集中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活动,共清查收回资金416.3万元,新增纳入台账管理资产60处、资源70.6亩,追回补贴资金4354.8元,批评教育9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人。做实群众反映问题“清零”行动,梳理问题线索208条,已化解98.56%。
二、坚持守牢底线,夯实农业基础。全区粮食播种面积、产量稳中有增,粮食播种面积41.77万亩,总产量达到17.47万公斤;实施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行动,推广面积3287.16亩,完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002亩,主要粮食作物保险覆盖率达90%以上,主要农作物机收率达到95%以上,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0.6万亩。完善“菜篮子”产品应急保供机制,肉蛋奶总产量达到4.21万吨,优质种质资源沙沟芋头和风渡口白莲藕被收录进《山东省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名录》。健全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机制;开展安全温暖过冬大走访活动,募集12.98万元走访脱贫享受政策户(含监测户)649户;开发公益性岗位65个;摸排秋春季雨露计划学生69人,补助资金10.35万元;护理全区10名“三无失能”人员;实施基础设施项目10个,投入衔接资金2850万元。
三、坚持外引内育,壮大农业产业。坚持以招商引资赋能产业发展,2024年全区共签约农业项目22个,其中,新开工11个。中化先正达中国MAP中心、双福智慧渔业、现代农业科技产业中心等一批大好项目签约落地。坚持对内挖潜,扶持培育本土产业发展,引导26家渔业企业(合作社)提质增效,扶持壮大册山宠物狗养殖基地。全年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35家,1-11月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额29.24亿元、增幅29.4%。
四、坚持提升环境,打造水美罗庄。一是深化实施百千工程。按照市委“用工业思维抓乡村振兴”的要求,整合市区第一书记、“百千工程”和乡村振兴等优势资源,实体化运作、片区化推进,稳步实施135个基础设施项目。二是全域开展环境整治。坚持重点突破、由点及面、全域覆盖,采取无人机+人工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开展全域检查,限期整改率95.11%。总结推广册山街道“5321”工作法,在全区开展了“房前屋后、院里院外”清洁活动,并在《临沂农业农村工作乡村振兴专刊》刊发推广。三是创新循环经济。创新循环经济发展,总结推广全域种养加全链条循环利用模式,通过发挥恒昌环保、中化MAP、大山牧业等龙头企业的作用,形成“企业+合作社(联合社)+秸秆收储+饲料+畜禽粪便+有机肥(沼气)”全域一体大循环,打造循环农业示范园4处,创建“小而美”循环农业示范基地8处。
罗庄区农业农村局
2025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