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政治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年。高都街道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众志成城战疫情、全力以赴谋发展、多措并举保民生,为谱写“富强精美新罗庄”现代化新篇章,建设“活力高都、职教新城”的目标而不断奋斗,在各项工作上实现了新的突破。
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基础。一是狠抓后进村级班子整顿提升。对3个换届后不胜任、不作为的后进村班子进行了调整、整顿,切实提升了村级班子战斗力;承接“党建引领,后进攻坚”行动试点,完成了东小李庄、东高都村两个软弱涣散村的整改提升。二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对上协调争取中央扶持资金150万元,投入金泉农创劳动研学示范基地项目,为村集体提供稳定收益保障。三是建强建优村级活动阵地。新建冉庄村、肖庄、常旺、前后坦4处党群服务中心,基层组织工作能力、服务能力将大幅提升,将成为“红色地标”。
狠抓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建强队伍。一是深化农村干部全周期专业化管理。新纳入专业化管理村书记3名,村两委成员12名,清退专业化管理村干部2名,推动农村干部队伍提档升级。二是持续推进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率先开展了全体党员冬春集中培训会,邀请专家学者、业务骨干、优秀村支书上台授课;组织党员干部赴蒙阴孟良崮、费县大青山、兰陵县代村等红色教育基地、现代化农业基地开展研学观摩。三是树立党员干部先进典型。今年来街道15名党员同志服务基层一线的事迹先后被省、市、区各级媒体刊发报道,其中车辋村挂职干部卢威严、黄柳涛作为基层选调生代表接受山东省广播电视台采访。
狠抓理论武装体系建设,锤炼党性。一是把握“关键少数”。发挥党工委理论中心组带动作用,组织理论学习12次,研讨发言20次。二是创新学习形式。组建“理响高都·90后宣讲团”,开展活动多次被大众日报、《人民日报》刊发推广;利用“高都首发”公众号开办13期“理论思想微讲堂”,街道科级干部依次分享学习经验与感悟。三是强化阵地建设。精心打造“高都首发”公众号,开设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快讯等多个板块,在全市街镇新媒体影响力排名第13位,全区第1。
狠抓党建引领工作落实,创新机制。一是打造“党建引领、一网共治”网格化管理品牌。以“党建+”为统领, 在全街道设置了7个中网格、37个小网格、625个微网格,482名党员担任网格长,在文明城市创建、疫情防控、满意度调查、“12345”热线办理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开创党建引领安置区建设典型。全市“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现场会在我街道召开,推广了党建引领安置区建设的经验做法。三是坚持党建引领项目征迁。将党支部设在临沂职业学院、南大路拓宽项目征迁一线,发挥党员干部的表率群众、动员群众的作用,极大地加速了土地征迁进度。
二、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
经济指标稳中向好。顶着新冠疫情、经济下行的重重压力,2022年全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9.67亿元,同比增幅20%;规上服务业完成营业收入1.5亿元,同比增幅-3%;全年完成限额以上贸易批发零售额15.48亿元,同比增幅26%;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18.4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5281万元,整体指标稳中有进。
招商引资取得突破。成功引进华润集团落户高都,合作共推50MW分布式光伏项目,项目建成后,群众年收入可增加2000元,年纳税额可增加355万元;同时华润集团在能源等多领域达成合作共识,后续将与华润集团在风、光、储能三部分继续深化合作,拟投资人民币8亿元,打造罗庄新能源产业高地;华润医药、华润水泥、华润燃气、华润置地等各大业务也有意向开展合作,发展前景广阔。
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临沂职业学院项目,涉及45户拆迁主体、土地1000亩,前期在难度较大的情况下已完成42户拆迁协议的签订,目前正在全力拆除腾空;南大路拓宽项目,涉及75户拆迁主体,仅用时3天全部完成,目前道路已成功通车;通达南路取直项目,2户民宅已签订拆迁协议,红日集团已完成进场测绘;罗庄区委党校项目,项目整体规划方案已完成,道路、水电、土方等前期施工准备工作已完成;滨河尚都项目,安置楼房为30栋,安置群众1110户,已完成1100户回迁。
三、乡村振兴取得新突破
探索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农业产业集群。推进三产融合,立足城郊农业优势,在建链、补链、延链上下功夫,依托爱亿农预制菜供应基地,打造全市一流的预制菜产业园区;整合效峰菌业、民康肉制品等食品加工资源,打造研、产、销一体化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依托沿河区位优势,发展以“星期八农场”等为代表的休闲观光农业,打造滨河生态休闲精品沿线,年游客量达10万人次,高都街道获评全省农业产业强镇。培育特色品牌,中国花谷科研基地获评中国农技协科普教育基地;指导效峰菌业延伸产业链条,《新华社》以“小蘑菇振兴大产业”为题对效峰菌业杏鲍菇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的典型做法进行了报道;爱亿农预制菜供应链基地在全市乡村振兴观摩会上取得了全市第2名的好成绩。
(二)创新产业运作机制,带动群众致富增收。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党支部+企业+基地+农户”2种经营模式,完成土地流转9000多亩,培育市级以上示范社4家、家庭农场12家。其中,东潘墩村党支部领办合赢花卉合作社的工作经验入选“全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三)优化城乡人居环境,群众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坚持“干、变、改、投、问”的原则,高标准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建立了“调度复盘”“创防同抓、一体联查”“党建引领、一网共治”“党建引领、后进攻坚”四项机制,开展了“达标创建”“党员带头、全民行动”“现场观摩、逐村过筛”“志愿者下沉”四项行动,在全市文明城市创建月考核中取得了建成区内第4名的好成绩;重新拓宽整修南大路、祝丘路,清理生活垃圾10000余吨,整治五堆六乱80000余处,群众生活环境大为改善,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3个,市级美丽乡村2个,区级美丽乡村12个。
一排底线取得新突破
(一)牢牢守住安全底线。承办全区2022年信息化实战化铸造行业综合演练、全区燃气安全现场培训会、全区燃气安全应急演练活动,街道安全生产考核位列全区第1名;全年共排查经营性自建房756户,对鉴定初判定b级危房7户,c级危房5户全部给予修缮,消除自建房安全隐患;依法拆除违法建设36处,面积56201余平方米,整改部、省、市各级国土卫片102处,有效打击了违法建设的气焰。
(二)牢牢守住稳定底线。一是辖区治安更加和谐稳定。新建高标准综治中心一处,新增雪亮工程高清探头500个,覆盖全街道所有村居、小区、沿街店铺、核酸采样点,同时实现全域联网。二是群众诉求得到有效解决。信访稳定方面,今年共接受初信初访103件,办理完成97件,接待群众来访232批次276人次;市区交办信访案件45件,已化解41件,圆满完成二十大安保维稳任务;全年共受理市民诉求4072件,办结4046件,回访满意率95.27%。三是便民服务更加高效便捷。新建高标准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服务能力、效率显著提升,代表我区参加了全市便民服务中心云观摩;创建“高效率、都好办”政务服务品牌,设立中国(临沂)国际智慧粮油商贸城政务服务中心,成功实现“园区事、园区办”,相关做法被《临沂日报》头条刊发。
(三)牢牢守住环保底线。一是大气环境得到切实改善。全年高都街道大气综合指数5.08,空气综合指数改善率3.4%。二是环保督察件得到彻底解决。涉及我街道中央、省级环保督察交办信访案件20件,全部根据上级要求核查、整改、销号完毕。三是散乱污违法生产行为得到有效打击。组建违法生产巡查队伍,定期对辖区内315处空置院落和闲置厂房进行持续检查,共发现并取缔违法生产7处。
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突破
明考核、严纪律,鼓励干部担当作为。一是出台《高都街道提速增效、夺旗争先考核办法》,对机关委办、工作区、村居每月进行量化考核,评优树先,全年为24个村、5个工作区、17个委办颁发流动红旗141面次。二是始终坚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围绕党工委中心工作推进情况、纪律执行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共50余次,开展节假日明察暗访20余次。三是合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对党员干部采取提醒谈话、通报批评、诫勉谈话等共12人。
倡廉洁、反贪腐,监督干部廉洁奉公。一是做实廉政教育。开展作风警示教育12次,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3次,通报典型案例20余起。二是高压打击贪腐。紧盯“三资”清理重点环节,召开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专项整治会议4次,梳理问题线索2条,立案2人。三是畅通举报渠道。全年共完成信访举报件15件,均已办结。
2023年,高都街道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发扬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打造“全区教育科技生态宜居中心”为目标,抓好经济发展、项目建设、基层党建、民生保障、社会稳定五项重点,进一步坚定信心、砥砺奋进,为谱写“富强精美新罗庄”现代化新篇章贡献高都力量。
一、聚焦经济发展,狠抓项目招引
在严格贯彻疫情防控相关要求,确保守牢“零”疫情底线的基础上,着手做好经济发展的“三件大事”,一是调优产业布局。打造“科创智慧产业区”“农产品加工增值区”“智慧物流商贸区”以及“乐养生态休闲区”,实现产业集聚发展。二是优化营商环境。对照全市一流营商环境标准,做好“政策加法”“流程减法”“服务乘法”以及“评价除法”,为辖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环境。三是争取新进项目。用好以商招商、项目招商、飞地经济三大法宝,全力引进一批绿色、智慧产业项目,创造发展机遇。
二、聚焦党建引领,狠抓基层党建
一是分类施治,建强堡垒。对村级班子实施分类提升,持之以恒抓“评星定级”模范基层建设,持久不懈抓“五星级”创先争优建设,巩固重点抓好相对后进村班子的整顿提升工作。二是党建赋能,创优品牌。围绕建设科创智慧城和职教城的定位,结合“都市农业”的发展要求,沿线连片全力打造罗程路、南大路、南外环三线沿线连片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点。三是调优班子、带好队伍。结合街道中心工作,对部分班子不和睦、态度不端正、能力不胜任的村级班子进行科学调整,建立后备干部库,建设高素质、高能力的农村干部队伍。
三、聚焦守土尽责,狠抓一排底线
一是牢守安全生产底线。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整合街道安监办,各村、企业安全员,微网格员各方力量,建立安全生产多级联动联查体系,更高效的完成生产隐患排查、风险隐患排查等工作。二是牢守信访稳定底线。建立健全风险化解防范机制,提前摸排风险隐患,建立并动态更新信访风险排查台账,分类处置问题隐患,最大限度地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三是守牢疫情防控底线。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严明纪律、令行禁止,不折不扣贯彻执行上级防疫要求,保持住零疫情的优异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