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册山街道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攻坚克难、真抓实干,以“六比六赛”活动为抓手,按照“一纲、九线、三级网格”明确工作推进责任,聚力集中攻坚,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党建引领持续强化。一是健全理顺工作机制。健全定期学习培训制度,建立基层党组织运行及补学送学机制,用学习制度化规范学习实效化,推进组织生活制度化、经常化。每周四开展支部书记集中学习研讨测试,已开展集中培训3次,上讲台分享10次,业务测试5次。严格党内组织生活开展,分步推进党员量化积分管理,确保日常操作规范化;创新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成立志愿服务队31支,其中区级备案6支,设立31处“五小为民”公示栏,先后开展活动达到300余次,党员作用发挥进一步突显;完善基层党建考核办法,每月25日定为督导考核日,实行月督导、季总结、半年述职。规范村级阳光政务。全面规范四议两公开制度,实行事前报备审查制度,明确村级重大事项内容、议事决策程序,为基层规范落实提供政策支撑;规范管理设置三务公开栏,打造后村、同沂庄2个村务公开示范点,鼓励多种方式开展村级事务公开。二是全面落实重点任务。认真开展农村党员排查工作,共排查党员344名,发现问题线索60个,排查问题党员43人,其中党内除名3人,取消预备党员资格2人,给予党纪处分14人,移交纪委16人,诫勉谈话7人,批评教育2人。持续推进后进班子整顿工作。深入调研村情,逐村制定整治方案,指导村级班子从班子建设、基础设施、村庄发展、民生实事等方面制定任务清单,抓好推进落实;先后开展8轮走访调研座谈,调整村党组织书记2名,新发展党员4名,新增产业项目2处;涉及信访问题有效化解,确保村内安定有序。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改造提升非公企业组织活动场所2处;按照“两个覆盖”要求,今年新成立3家党支部并派驻党建指导员。从严发展党员。新发展党员26人,无3年不发展党员村;打造党员发展全流程阵地。推动党代表作用发挥,打造2处标准化党代表工作室,6处党代表站挂牌成立,开展走访调研3次,撰写报告11篇,志愿服务活动6次、结对帮扶预备党员18名,帮助群众协调解决实际问题。三是抓好工作突破创新。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统筹整合第一书记帮扶、“乐采册山”品牌资源,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人居环境整治、特色产业培育取得较大进展,确定乡村振兴重点推进项目5处,列入观摩项目3处;成立合作社联合社。坚持党建引领产业联合,以各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基础,成立联合社党支部,把各合作社联合起来社抱团发展,发挥好“红色”引领效应。目前联合社共有52家合作社,其中包含支部领办14家合作社,带动6个村集体年增收2万元以上。深化链式培优建设,成立青年志愿先锋队,队员同时列为村级后备人才培养。
(二)工业经济稳步提升。1-9月份,册山街道1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36.0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8.8818亿元、工业技改投资8.0432亿元。4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1790万元,同比增幅12.7%。街道积极服务重点项目建设,把联审联批制度作为优化发展环境、开启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助力项目建设进度的一项得力举措,全面助力重点项目落地。2022年街道共有省重大项目1个,省双招双引项目1个,市重大项目3个,区级重点项目9个(含省、市重点项目),其中,开工项目7个,储备项目2个,1-9月份开工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8818亿,年度投资完成率92.3%,其中佳硕电气高低压配电设备和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项目、利信铝业20万吨绿色再生铝合金循环利用项目、城发年产30000台数字电梯项目、乐源智造项目在全区2022年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奠基活动中奠基。积极谋划明年重点项目,宇光低碳可降解包装制品产业项目、正乾建材年产17万立方装配式建筑部件项目、佳硕高低压配电设备和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项目、必胜资源年产12万吨铝锭铝棒项目、城发年产30000台数字电梯等5个项目正在申报2023年市重大,相关材料已上报。街道通过联审联批全链条帮包服务,积极靠上服务街道重点建设项目,及时协调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加快项目落地、建设、投产,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拉动双招双引,实现盘活企业、升级产业、增加税收、拉动就业的多赢效果。
(三)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册山街道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农业产业为支撑,探索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的科学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乡村示范片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乐采册山”。一是规划设计“多点开花”。以“三生三美”为引领,制定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规划,形成“一环(美丽乡村建设精品环线)、两核(房岭屯稻米文化主题村、南头现代新农村)、三区(基础优化提升区、产业融合样板区、水韵田园示范区)”的创建模式,实现“一村一图”。整合各类资金3.6亿元,点、线、面全域打造,通过“五步走”创建“乐采册山”城郊型美丽乡村示范区。二是美丽乡村“硕果盈枝”。建设标识系统工程,新建镇标4处、村标31处、节点标识53处。念好“绘”“引”“串”水系治理“三字经”,党工委书记亲自带队,绘制水系连通方案,投入500余万元,修废渠、通老渠、筑新渠,实现近1.2万亩水稻自流灌溉,节省成本600多万元,新增水稻种植面积2000亩,增产200万斤,实现了“三渠引水”、“入田入村”、“润街润巷”的目标。坚持先锋示范、强化责任落实,引导党员干部亮旗扛旗夺旗,每周集中开展党员志愿攻坚活动,实现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常态化、长效化。着力保障弱电整治、垃圾分类、厕所革命等基础兜底性民生工程,建设垃圾分类示范点31处,新硬化道路60余万平方米,整治飞线2.3万米,美丽乡村的视觉美感更加显现。三是产业引领“节节攀高”。依托“乐采册山”区域品牌,发挥国家地理标志“沙沟芋头”品牌效应,整合现有种养殖资源,建设江北最大的娃娃鱼养殖基地,丰喜园、亚峻农场等5个综合型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持续发力。绘制采摘地图,建设采摘骑行环线,整合乡村民俗风情,融合优质教育资源,探索跃龙湾乡村旅游新模式。成立“乐采册山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实现了龙头带动、合理分工,要素融通、稳定合作,产业增值、农民受益。建设“乐采册山”电商运营平台,推进数字技术与农业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提高农村三产融合层次,增加农业产业资源附加值,农业产业的生产力、生态农业的共生力以及乡村文化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四)街村面貌持续改观。全面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实施“书记层包工作区、科级干部包村居、机关人员包区域”三级包抓模式,创城办、纪委、督查科三线督导以及“当日交办、当日整改、当日验收”的闭环工作机制。探索“3+2+1”的工作模式,扎实推进创城实效。一是每日选取3个村居召开现场会,全体科级干部、专线人员村村到、巷巷到,开展自查自纠“迎考行动”,一线把脉问诊,现场开具处方;二是实施“飞线整治”和“水系连通”两项惠民工程。打造集灌溉、防涝、美化环境等功能于一体的“水系连通”惠民工程,建设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的“水美册山”、“美妙册山”;三是每周开展一次大型创城志愿服务活动,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依托,发挥机关党支部先锋模范作用,每周六组织全体机关党员干部对落后村居进行卫生彻底清理、问题彻底整改,每周攻坚一个村,不达标准不收兵,使“党员示范带头、群众主动参与”的创城理念深入人心,在全街道掀起文明城市创建的热潮。
(五)底线保障不断巩固。一是全面落实疫情防控任务,街道疫情防控采取“点、线、面”分级推进,“点”即由精干力量组成疫情防控指挥部,统筹全面工作,“线”即成立11条工作专线,对具体工作进行指导督导,“面”即通过5个工作区,全面承接具体工作落实。常态化防控形势下,街道机关人员每天5点半到村督导核酸检测,每天至少三次到包抓沿街商铺检查防疫措施落实。静态管理形势下,机关人员全员上阵,参与村居、路口封控,24小时轮班值守,确保了辖区群众百姓的健康安全。二是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抓好道路扬尘管控工作,组织环卫集团和站点周边2公里内工业企业进行沿线道路洒水。严格落实《罗庄区小微企业整治提升、“散乱污”企业清理取缔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辖区31个村居每月定期对村居空置院落和“散乱污”项目进行摸排检查,检查情况每月书面报街道办事处,确保“散乱污”项目取缔无反弹无新增。三是打好安全生产保卫战,常态化开展专家查隐患工作,对于发现的安全生产隐患立整立改。每月开展“敲门提醒”服务,确保企业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不出安全问题。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党支部战斗力不强。作为工作推动的基层战斗堡垒,个别基层党支部还存在能力不均衡,思想不统一的情形。在工作推动落实过程中,执行的速度、力度、深度需要进一步提升,主动作为,勇于担当的自觉性、主动性尚未完全发挥。
(二)执法困难,无执法权限,多执法任务。街道一级没有执法权限,但是面对环保、安全生产、违建管控、经营秩序整治等工作,街道又承担着繁重的执法任务,尤其是新建道路建成后,面对繁重的路域管控任务,压力较大。
(三)干部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方面,干部能力参差不齐,尤其是个别村干部面对急难险重任务,仍有束手无策的被动情况。另一方面,年轻干部流失严重,存在培养断档、青黄不接的困境。
三、2023年工作计划
新的一年,街道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重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各项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结构不断优化、质量效益提升、民生持续改善、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一)以创城工作为抓手,全面提升街道居住环境。一是继续开展全方位的人居环境整治行动,重点在发动广大群众,建立长效机制方面下功夫,避免整改问题的反复反弹,引导群众百姓养成文明生活习惯。二是大力整治驻地经营秩序,对私搭乱建、店外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进行集中整治,保障新修建道路的整洁通畅,驻地商业街的规范整齐。三是全面对标创建标准,对照文明城市创建的标准细则逐项整改,以创城工作促环境实际提升。
(二)以乡村振兴为重点,全面提升街道特色风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找准基点,改善人居环境面貌。以群众生活生产的实际需求为落脚点,以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为切入点,形成美丽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的浓厚氛围。深挖地方特色,塑造亮点,彰显片区地域风情。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体现地方特色、保留乡村风貌,真正建成带有浓厚罗庄气息、册山特色的独特美丽乡村。
(三)以优化产业布局为目标,全面提升经济发展势头。紧抓项目跟踪服务,根据落户项目的不同特征,分类制定项目跟踪服务网络,切实提高项目服务水平,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及时跟进服务,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争取在谈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落地,落地项目早投产。
(四)以强化组织堡垒为根本,全面提升干事创业劲头。全面提升村干部能力素质,增强组织凝聚力,对村居全面靠上指导、强化督查,将重点任务攻坚作为提高班子能力的“火线阵地”,检验新班子战斗力的“试金石”,努力将村两委班子培育成有能力、有担当、有作为的干事创业好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