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决策公开 > 年度计划总结 > 正文
 索 引 号  luozhuangqulz213/2022-000007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信息名称  罗庄区农业农村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步工作打算  成文日期  2022-08-11
 公开日期  2022-08-11  发布机构  罗庄区农业农村局
罗庄区农业农村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步工作打算

今年以来,区农业农村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省市区党代会精神,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紧扣“罗庄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创新改革试点”重点任务,聚焦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全力打造“都市型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现将半年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切实推动有效衔接。

1.乡村振兴全面起势。一是明确2022年度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任务。召开区委农村工作会议及区委农业农村委员会2022年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统筹整合各类涉农资金2.121亿元,编制《罗庄区2022年涉农资金整合方案》,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益。二是积极开展省市区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申报2022年度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个、市级8个。三是开展人居环境整治集中攻坚活动。制定《2022年度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督导考核办法》,组织对全区282个村居进行人居环境整治检查。截至6月底,共清理农村五堆15294.6吨,清理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1849.28吨,清理汪塘971处、沟渠1114.21公里,整治残垣断壁环境脏乱差1669处,梳理捆扎4689处弱电线路。四是继续整镇域推进两个示范片区建设。完成2021年度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和2021年度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90%的建设任务,并进行中期评估,编制完成《2022年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创建方案》和《2022年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创建方案》,确保两个示范片区圆满完成建设任务。五是深入开展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创新改革试点工作。对照试点任务四个清单,定期专项调度工作进展情况,上报罗庄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创新改革试点重点工作台账,撰写乡村治理体系创新改革试点调研报告。六是加快推动安置区建设。全面建成2022年城镇开发边界外未建成安置区2个;办理完成2020年6月以后建成安置区相关手续;积极推进2020年6月以前已建成安置区手续办理工作。

2.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是开展入户集中走访排查活动。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春季“大走访”活动,入户走访脱贫享受政策人口706户1439人、监测帮扶对象35户89人、“六类”特殊群体6555户7826人,完成整改问题10个;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回头看”活动,排查74141户,发现已消除风险监测帮扶对象需回退2户6人,拟新纳入6户18人,并落实帮扶措施。二是积极发挥资金项目效能。累计开展3批次项目库入库评审,纳入区级项目库项目22个,2022年拟实施衔接资金项目10个,安排各级衔接资金4058.7万元,已全部完成方案审批;组织区级评审委员会成员单位,对2021年度14个已完工项目进行区级联合验收;开展“齐鲁富民贷”申贷农户推荐工作,共计推荐199户,发放贷款10户,共计117.2万元;发放“雨露计划”春季补助30人,共计4.5万元;开展公益性岗位开发工作,对67名符合条件人员完成第一轮岗前培训,拨付专项资金27万元。三是扎实推进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工作。区镇两级分别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牵头起草《罗庄区黄山镇衔接推进区建设实施方案》,经多轮方案论证,2022年至2024年期间计划总投资2.31亿元,实施18个项目,今年计划实施14个,目前,已开工建设11个项目。

(二)紧盯农业生产,持续夯实“三农”基础支撑地位。

1.决战“三夏”生产,守住粮食安全底线。一是全力做好粮食安全工作。成立粮食安全专线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罗庄区“一排底线”粮食安全专线风险防范实施方案》,全区共摸排粮食安全风险38条,均为一般风险,粮食安全形势稳定,未发生涉及粮食安全的较大事故;全区小麦面积核定数据为143816.23亩。二是多措并举抗旱保夏收。成立区“三夏”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2022年度罗庄区“三夏”生产工作目标责任书》,由区政府与街镇、街镇与村(社区)、村(社区)与农户层层签订责任书,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启动应急采购程序,紧急调拨资金168万元,在6800亩无水源地区新打抗旱机井52眼,全区15.5万亩耕地全部实现100%抗旱保墒播种;召开农技和病虫防控工作会4次,下发主要农作物生产技术意见和田间管理技术意见9个,发布病虫情报7期,发放农技明白纸15000余份,出动小麦条锈病等病虫害普查人员500余人次,普查面积19万余亩次,技术指导农民2800人次,出动无人机200多台次,“一喷三防”统防统治面积17.5万亩次,发放4.8万亩的群防群治药剂,全力保障小麦中后期管理。截止至6月10日,全区夏收工作全部完成,截止6月20日,全部完成夏播面积15.5万亩,全面实现夏粮颗粒归仓。三是统筹搞好秸秆禁烧工作。狠抓秸秆禁烧宣传,共悬挂宣传条幅2200余条,出动宣传车600余台次,执法人员200余人次,印制发放明白纸10万余份;切实做好秸秆打捆离田、秸秆还田等工作,实现秸秆打捆和秸秆还田率均达到10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8%以上。褚墩镇3.7万亩的秸秆打捆工作经验被临沂市、罗庄区电视台及新浪网、经济参考报等媒体宣传报道。

2.全力保障“菜篮子”供应,压实“舌尖上”的安全责任。统筹抓好蔬菜、肉蛋奶、水产品等农副产品生产技术指导,“菜篮子”产品生产、供应平稳充足。全区肉类产量稳定在6000吨以上,禽蛋和生鲜乳产量稳定在3000吨以上;二季度能繁母猪存栏0.4万头,完成预期任务目标;渔业总产量767吨,同比增加9.57%。切实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完成省市监督抽检30余批次,监测种类含盖肉、蛋、奶,监测环节涵盖养殖和屠宰加工,有效保障了畜产品质量安全;无害化处理养殖环节病死猪5904头,处理家禽3.76吨,屠宰环节处理21.14吨,有力保障了全区畜产品供应。

3.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保障畜禽养殖安全。一是成立无疫区建设工作专班和工作推进专班。及时调整充实无疫区建设迎评专班成员,新成立5处街镇畜牧兽医站,健全完善动物防疫体系;新建1处区级兽医检验检测室,2022年5月,顺利通过省级专家组现场考核评估验收。是做好春季强制免疫工作全区共发放猪口蹄疫疫苗2.5万毫升,牛羊口蹄疫疫苗1.35万毫升,小反刍兽疫0.94万头份,防疫密度达到100%,有效抗体达80%以上,禽流感自防累计139万羽。

4.稳步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提升农业机械生产效能一是扎实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和报废更新补贴工作。共补贴机具数量90台,涉及购机户74户,补贴资金229.6万元;报废机具77台,受益户数13户,补贴资金112.05万元。二是规范《跨区作业证》免费发放管理共免费发放跨区作业证142张;做好土地深松、秸秆还田、打捆等工作;完成2.96万亩土地深松作业工作任务,完成上级分配的3.13万亩。

5.紧盯农业生产技术推广,稳固农田产量水准。一是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我区高标准农田十四五规划,在全市率先完成2021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验收工作,制定出台《罗庄区高标准农田建后运营管护办法》。二是持续推进耕地安全监测提升。完成57个耕地风险点、省控点位和进行5个国控点位农产品和土壤采集并送检;开展农膜回收及农田地膜监测工作,在册山街道建立推广标准地膜生物可降解地膜示范区。三是持续提升农业新技术水平。发布《罗庄区2022年夏季肥料配方信息发布》,制定全区玉米配方2个,水稻配方2个;新增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面积815亩;共认证“三品一标”24个单品,其中有机食品认证2个、绿色食品认证8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2个、地理标志认证产品2个;开展农药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成立9个督导组,督导检查30次,排查整改安全隐患2处。

6.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工作,抓实行业领域监管责任。对全区农业生产相关单位全面进行了梳理和分类包保工作,其中农业种植、农业加工、渔业、农资门头共分类监管135家,区级监管32家,做到了重点单位全覆盖。上半年,召集安全生产会议4次,培训23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00余份,出动检查组21次,检查企业90余次,查出隐患121条,已全部整改完毕。

(三)围绕强链补链,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

1.加快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大力扶持花木、粮油、预制菜、食用菌、果品等优势产业,以欧创花木为核心,延伸花木研、育、产、销、展链条,做强花木产业集群;以爱亿农食品为基础,发展预制菜生产加工园区;以中国(临沂)国际粮油采购供应基地为示范,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智慧粮油产业集群。建设完成第二批长三角中心城市农产品供应基地6家,创建省级标准化生产基地、长三角农产品供应基地4家。组织高都街道、褚墩镇参与申报“省级农业产业强镇”,组织褚墩镇、黄山镇参与申报“十强农业乡镇”。

2.实施农产品加工业突破行动。推动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加工协同发展,提高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所占农林牧渔业总值的比重,推动全区现有19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壮大;积极培育创建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省级特色村庄、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乡土特色产品,培育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1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8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10%。开展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项目储备工作,我区储备1个项目。

3.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扩大“塘崖贡米”“沙沟芋头”等地理标志辐射圈和影响力,新增“三品一标”8个。开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乡土产业名品村“三级联创”,积极创建省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省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强镇、省级乡土产品名品村。积极参加“产自临沂”优质农产品走进长三角等系列推介活动,不断扩大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

(四)深化“三资管理”,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1.深入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专项整治活动。联合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印发《罗庄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成立联合检查小组,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自查自纠和专项督导检查。截至目前,共梳理排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廉政风险点数5条,自查发现问题30个,针对性制定整改措施33条,完成整改10条。

2.梳理规章制度,完善工作机制。新修订《罗庄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办法》,配套编制《罗庄区农村集体“三资”管控流程》,起草《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的意见》,联合区财政局、人社局印发《关于加强村级报账员管理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体制。

3.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作。制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计划,新增93家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新申报7家市级示范社、2家市级示范农场和3家市级示范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制定区级示范主体评选方案,预计评选区级示范主体30家。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全区乡村振兴整体推进质量还不高。目前,2021年度实施的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册山街道)和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黄山镇),才完成90%的建设任务,总体进度偏慢;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彻底,标准不高,街镇、村居整治不平衡。

二是全区涉农资金拨付率较低。2019年至2022年,全区应拨未拨涉农资金8686.53万元,目前仅拨付695.77万元,拨付率仅为8%。

三是农业领域安全生产存在风险隐患。当前,公共卫生安全形势较为严峻,畜禽检疫力量不足,在动物卫生监督、食品质量安全、渔业安全生产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隐患。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是全力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采取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专人督导等方式,切实做好美丽乡村、乡村振兴两个市级示范片区建设和全市乡村振兴观摩会筹备工作;全力推进全国乡村治理试点工作,及时总结试点成果,并积极宣传推广;加大区级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力度,力争年底区级达标率60%,同时对省、市级美丽乡村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按期完工;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坚持每季度覆盖一轮检查督导机制,确保人居环境取得明显改善。

二是切实推动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全力抓好黄山镇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确保年内计划实施的14个项目按时完工,初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三是继续守好底线保障农业农村领域各项生产。积极谋划做好秋季粮食生产和抗旱防汛工作;继续开展2022年度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项目、田间试验、农户施肥调查、全区耕地监测点土样采集化验等工作;继续做好第二批购机补贴的发放、秋季玉米秸秆还田及土地深松工作和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区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渔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加强渔业养殖投入品的监管。

四是持续做好“三资”管理助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提升,继续狠抓各项制度的落实,切实做好村级报账员管理及考核工作,做好全区农经人员培训工作;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在乡村振兴重大专项统筹资金资金安排分配上,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对示范性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重点采用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示范奖励的方式进行扶持。

罗庄区农业农村局

2022年7月13日

关闭窗口
下载Word 下载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