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决策公开 > 年度计划总结 > 正文
 索 引 号  luozhuangqulz206/2022-000002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信息名称  罗庄区民政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打算  成文日期  2022-03-29
 公开日期  2022-03-29  发布机构  罗庄区民政局
罗庄区民政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打算

一、2021年工作情况

(一)兜底保障,全力构建社会救助平台。1、被省民政厅确定为临沂市唯一省社会救助数字平台应用试点单位,率先打造“E站通”救助体系数字平台,实现31项救助事项“一门受理”,50类数据“一键核对”。2、困难群众救助水平较去年均提高10%以上,全区失能、半失能集中供养率达60%以上,均完成提标要求。3、共累计保障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2.22万余人次,累计发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1171.9万元,其中农村低保人均救助水平为523.8元,达到农村低保标准的90.3%;累计发放城乡特困供养人员13482人次,累计发放城乡特困供养人员供养金1018.54万元;累计保障临时救助293人次,累计发放临时救助金79.6万元。

(二)党建引领,精准把握社会组织方向。1、社会组织党委建设党建联合体3个,党支部17个,拥有党员67人,在其他党委管理的党支部13个,拥有党员207人。2、对全区275家开展“党建入章”工作,培育区级“十百千”工程党支部2个,实现党建指导员覆盖率达到100%。3、引领全区200多家社会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累计投入资金68万余元,全区4万余特殊群体受益。4、出台《罗庄区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建设罗庄区社会组织创新创益园一处。

(三)提质增效,全力保障养老服务供给。1、临沂罗庄安康医院被省民政厅评为“2021年度全省养老服务标准化示范点”、同时被市民政局评为“2021年度全市养老服务标准化示范点”、五星级养老机构,2、完成新中国成立前入党老党员和抗战时期入伍老战士家庭适老化改造28人,5人实行自愿集中照护,23人自愿居家养老服务。3、以区政府办公室名义印发《罗庄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清查整治专项整改方案》,共排查小区73处,包括新建小区27处和老旧小区46处。4、发放经济困难老人生活补贴73万元、护理补贴4万余元。

(四)创新案例,提升社会事务服务品质。1、“慈幼小雨伞扶助基金”评为全省民政工作创新案例,引入心理服务团队为困境儿童志愿者、困境儿童提供服务。2、提升改造沂堂镇凤凰窝公墓为区级公益性公墓,拨付惠民殡葬资金135.5万元,建立常态管理督导机制。3、开展残疾人两项补贴和儿童福利的“跨省通办”,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417.9万元,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203.2万元,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255.2万元,发放重点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49.4万元。4、共办理婚姻登记工作总量6607件,其中结婚登记证2894对,离婚登记证973对,查阅婚姻登记档案328余人次,实现零投诉,登记合格率达100%。

(五)共建共治,优化基层社会治理水平。1、在全省率先出台《村民代表管理办法》,对村民代表推选、履职、培训、激励、退出等实行“全链式管理”,相关做法省、市领导点评肯定。2、出台《关于健全“一肩挑”后村级权力运行监督机制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探索推广黄山镇便民服务互联网公共平台和“数字黄山”APP应用,探索构建以村级“三重一大”事项镇级备案审批为主要内容的提级管理制度,全面构建区、镇、村三级联动的村级事务监督管理体系。3、在全市率先完成“社区改村”名称规范,并结合清理整治“牌子多”工作,对282个不符合名称门牌的村级活动场所进行规范。

(六)聚焦慈善,全面落实关爱保障群体。1、完成2021年建立3个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任务,完成率100%。2、累计拨付2021年1-3季度健康扶贫兜底保障资金42万余元,保障全区建档立卡继续享受政策贫困人员2208人医疗费用;区慈善总会开展慈善救助“十大品牌项目”,累计投入416万元,推进孤困儿童救助、“关爱残疾儿童康复”、关爱妇女“两癌”康复等项目。

二、2022年度工作打算

(一)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继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开展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实行分层分类帮扶,加快“E站通”社会救助体系数字平台应用。

(二)引导社会组织发展。进一步打造省级社会组织创新基地建设,开展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开展“社会组织党建+”活动,新建党支部10个。全面开展社会组织审计监管工作。

(三)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大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套,争取达到全覆盖;鼓励街镇卫生院开展养老服务,发展“医养结合”机构;通过新建改建租赁等方式建设街镇综合养老服务机构,全区8个街镇每个街镇至少建设1处街镇综合养老服务机构。

(四)规范社会事务管理。对公益性公墓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布局,提高公益性公墓使用率。全力抓好未成年人保护,单独设立儿童福利科,开展孩子寒、暑假“心灵加油站”等活动,支持孤困儿童团、沂蒙义工等儿童组织专业化发展。

(五)提升慈善救助水平。一是大力推广实施慈善救助“十大品牌”项目,扩大慈善在社会公众中的影响力。二是做好“六个一”为重点的“慈善幸福家园工程”,完成六处示范点建设。

(六)强化村(社区)规范化运行。抓好村务公开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实体化建设,强化对村级权利和事务的全流程管理。开展城市社区工作者配备和培训,提升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水平和服务质量。

关闭窗口
下载Word 下载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