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决策公开 > 年度计划总结 > 正文
 索 引 号  luozhuangqulz560/2022-000001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信息名称  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上半年工作计划  成文日期  2022-03-18
 公开日期  2022-03-18  发布机构  罗庄区沂堂镇
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上半年工作计划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本届政府的收官之年。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了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回望过去的一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坚定不移抓好项目建设。始终把项目牢牢抓在手上,一刻不松抓项目、一心一意推项目。投资1.55亿元的中明液压项目、投资6000万元的山东润特电力项目、投资1500万元的镁的隔热隔音材料项目和投资30亿元的中韩美谷项目签约落地,其中中韩美谷项目正在进行厂房建设并加速推进中。福禧田园综合体投资3893万元,完成花海片区建设。鑫金耐年产600台(套)新型智能环保矿山设备项目投资2255万元,已实现投产。

二是坚定不移抓好环境改善。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抓好秸秆禁烧工作,扎实做好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认真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加快推进台井、寨子污水管网建设,有效提升了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效治理“五堆”“六乱”,镇村面貌整洁一新;加大改厕问题厕所整改,全年修排查问题800余个;实施县乡道路平交道口硬化,投入资金300万元,硬化40余处、面积1.8万平方米。

三是坚定不移抓好脱贫攻坚。全面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镇14个扶贫项目正常运营,按时缴纳扶贫收益资金。统筹使用上级资金664万元,建设乡村振兴项目3个,不断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解决贫困村和贫困户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短板问题。沂西岭等10个省级扶贫工作重点村“五通十有”达标,实现了脱贫出列,顺利通过省市区验收,获得山东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四是坚定不移抓好民生保障。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质量实施各类民生工程。圆满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任务,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1099万元。沂堂镇中心幼儿园一分园顺利建成使用,解决镇驻地周围村居270名儿童入学问题。推深做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持续加强对境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管理。扎实开展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工作,累计完成疫苗接种9.8万剂次。开展就业培训491人次,办理《就业创业证》286人,新增劳动力转移385人。实施清洁取暖改造1221户,确保群众温暖安全过冬。

五是坚定不移抓好社会治理。坚持“底线思维”、“红线意识”,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全面启动“八五”普法工作。圆满完成村“两委”换届选举,一批素质好、能力强、作风硬、有激情的优秀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高标准做好征兵工作,主动作为、攻坚克难,严把政治关、体检关、学历关和定兵关,17名高素质大学生应征入伍,圆满完成年度征兵任务。同时,工青妇、档案管理、保密、民族宗教等方面工作完成既定目标,全镇经济社会各个领域齐头并进、统筹发展。

二、2022年主要工作

2022年,是新一届政府谋篇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是高质量发展强基之年。我们将以“实”字当头、“敢”字为先,咬定目标、埋头苦干,扎实做好全年工作。

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是聚焦聚力经济发展。发展是硬道理,项目是硬支撑。我们要牢树“项目为王”理念,把项目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在原陶瓷产业园的基础上,依托罗庄经济开发区专业园区,初步划定工业控制线范围,东至原206国道,西至西外环,南至沂册路,北至南外环,按照工业集群化、集群园区化工作思路,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引进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聚力打造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园,促进园区再生新变化、再见新气象。加快中韩美谷和中明液压项目落地,争取尽快投产。

二是聚焦聚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新六产,延伸产业链条、拓展产业范围和转变产业功能,形成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针对现有的葡萄、大蒜等产业,建立一条“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链。同时,跳出农业发展农业思维,推动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体育、康养等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山地旅游、度假休闲、农耕体验等新业态,促进乡村旅游加快发展。全力推进大宗山田园综合体项目,加快完成宗山书院、游客服务中心和矿坑酒店的建设。发挥好土地治理项目和废弃矿坑生态治理项目资源优势,把西部的山水保护开发好,做好农文旅商结合文章。加大宣传营销,围绕“生态景区”、“康体休闲”等概念打造品牌,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三是聚焦聚力生态保护。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精神文明创建贯穿工作始终,建立健全整治工作长效机制。加大扬尘污染、露天焚烧等突出环境问题整治,稳步推进“河长制”,强化落实“林长制”。实施振兴大道和西外环绿化改造工程,提升道路美化效果。深入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提质升级行动,有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置。适时启动垃圾中转站改造提升工程,保障全镇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强力治违控违,落实巡查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对新增违建实行“零容忍”,推进违法建设防控全域化。

四是聚焦聚力民生福祉。提升保障水平。大力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持续扩大参保覆盖面。有效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合法权益,加大对农村留守老人儿童关爱力度,大力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提高双拥工作和退役军人工作水平,全面完成年度征兵工作任务。深化文明创建,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动文明创建常态化、长效化。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举办好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全力支持和服务好南外环接通沂王线、京沪高铁二线、燕子河整治等一批重大项目。

五是聚焦聚力平安建设。抓好疫情防控。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紧盯冬春疫情防控关键期,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落细落实重点人员、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防控措施,严格全流程闭环管理,筑牢村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加强防疫物资保障,做好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工作,降低疫情输入和反弹风险。抓好安全生产。严格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构建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聚焦道路、燃气等重点领域,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坚决防范事故发生。强化安全生产监管、食品药品监管,做好防汛救灾工作、森林防火工作,提升应急管理水平。抓好社会治理。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依法依规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机制化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聚众赌博、网络电信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让镇村更安宁、群众更安乐。

六是聚焦聚力作风转变。突出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提高政治站位摆在首要位置,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保政府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推动中央和省市区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地见效。主动担当作为。发扬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问题,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问题导向贯穿工作始终,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越是艰险越向前,做到高度负责、忠诚履职、勇于担当。更新知识观念,掌握过硬本领,全面提升干部的开放意识、敬业精神、专业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加强跟踪问效和闭环管理,一个项目一个项目抓、一件实事一件实事办,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工作落实。坚持清正廉洁。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化法治政府建设,积极推行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和“三重一大”制度,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严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实施细则,锲而不舍纠治“四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健全招投标、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监管机制,进一步扎紧制度篱笆。自觉接受法律、监察和人民监督,真正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关闭窗口
下载Word 下载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