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决策公开 > 年度计划总结 > 正文
 索 引 号  luozhuangqulz215/2022-000000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信息名称  罗庄区文化和旅游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打算  成文日期  2022-02-14
 公开日期  2022-02-14  发布机构  罗庄区文化和旅游局
罗庄区文化和旅游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打算

2021年,罗庄区文化和旅游局全面落实市文旅局及区委区政府各项工作部署,深入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突出党建引领、强化改革创新,牢牢守住政治底线和安全底线,统筹规划文化事业、旅游业和文物保护事业发展,强化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管,着力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文化和旅游生活的新期待。现将我局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打算汇报如下。

一、2021年工作总结

1、文旅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罗庄区着眼“十四五”,多点发力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水平,2021年度,全区共接待游客275.83万人次,较上年增长21%。实现旅游收入29.46亿元,较上年增长27%。花木博览城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为下一步中国花谷4A级景区打造提供了基础;黄山镇东蔡村获评首家省级景区化村庄称号;大宗山景区纳入2021年度市级重点项目;中国新谷直播电商总部基地、临沂亿城文化创意产业园获评临沂市第一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华好客欢乐山东华宇包装印刷文化产业园等优质项目签约落地;新建改建花木博览城、黄山镇东蔡村、宗山国风文旅小镇3处游客中心。

2、公共文化服务成效突出。聚焦解决新建社区文化建设难题,总结提炼的《文化浸润幸福花开——临沂市罗庄区新建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探索与实践》创新项目,在全省202个申报项目中以第7名的成绩荣获省政府颁发的第五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强化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提档升级30个社区综合文化中心、30个小广场,补充提升56个农家书屋,高标准建成城市书房、党建书馆各一处;开展送戏演出、公益培训、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活动2400余场次。全力营造庆祝建党100周年浓厚氛围,先后组织开展红色经典歌曲大家唱、红色影片进民族村居等各类红色主题文化活动156场次。非遗保护工作成效明显周氏笼窑陶瓷技艺入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灯笼制作-绣花鼓灯”入选《山东省最具代表性非遗文化产品》,20个非遗项目入选全市“十个双百”名录;传统戏剧《望江亭》等在临沂市“梨园秋韵”传统戏剧、曲艺展演活动中获得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4个;非遗剪纸作品《沂蒙乡村记忆》获得沂蒙文艺奖二等奖;组织传承人开展非遗培训下乡活动12场,进校园活动50余场,参加省级以上展会4场。文物保护取得新进展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文物工作会议精神,会议汇报及落实办法已经区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开展文物安全百日攻坚行动,对2016年以来调查勘探项目及文物进行全面排查整改;罗庄区国有建设用地考古勘查前置工作受到市委主要领导同志表扬和肯定;鲁南战役指挥部旧址入选《山东省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建成临郯青年救国团成立旧址展馆;省保单位“沂堂牌坊”修缮保护工程顺利通过省厅验收。

3、文化旅游市场平稳有序。扫黄打非工作成效突出,获评山东省“扫黄打非”工作先进集体;充分发挥“局队一体”体制优势,强化执法大队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知识培训,队伍作风和执法监管能力明显提高;启用两套移动办案设备,实现线上执法办案水平和执法检查录入及时率双提升;扎实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执法监管,先后8次同市场监管、消防、交通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双随机检查事项覆盖率达100%,监管行为覆盖率达91%。今年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9600余人次,检查实体经营单位2237家次,收缴、查扣涉嫌非法出版物约15000多册(份),依法取缔经营单位1家,责令停业整顿经营单位13家,立案查处违规违法经营案件10起。

4、文旅领域安全生产、“双城同创”和疫情防控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印发《关于建立安全生产、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及卫生城市创建等工作责任制的通知》,三大底线任务一体推进,进一步凝聚攻坚合力;局属科室和两个执法中队实现全天不间断巡查,并多次组织夜查行动,督导行业经营单位落实主体责任,以问题不过夜为目标,及时将隐患问题整改到位;在春节、五一、十一等重要节点前,均认真组织召开全区假日市场工作会议,部署安全生产、疫情防控工作,实现了文旅行业持续安全稳定;认真落实文旅领域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责任,分别被临沂市委、市政府及区委宣传部评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集体”

二、2022年工作打算

1、以党建为引领,打造文化旅游队伍新形象。聚焦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认真贯彻区委关于开展“六比六赛”活动的号召,引导干部职工在履职尽责、为民办实事中争当先锋,加强和完善思想教育、正向激励、制度约束机制,着力建设一支“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的文化旅游队伍,推动建成模范党支部,促进文旅事业发展。

2、以融合为主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坚持走“文旅结合、互促共进”的融合发展之路,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将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加快文旅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重要支撑,推进罗庄区华宇数字印刷包装产业园建设,打造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示范区;结合罗庄区盛能湖、百花湖、银凤湖等片区开发,推动“市民活动中心”、“中国花谷”、“环球港”“国华新城好客欢乐谷”等重点项目建设,打好电商直播、花木产业等优势牌,促进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提档升级,融入全市打造长三角休闲旅游“后花园”战略。

3、以人民为中心,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充分保障基层文化供给,推进实施社区综合文化中心、文化小广场提档升级任务,稳步开展送戏送电影下乡工作,实现282个自然村送戏全覆盖,完成送电影1824场次,扎实做好公益培训进社区活动,努力提升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立足沂蒙文化和罗庄特色,以区文化艺术馆为引领,发动文艺团体和个人开展文艺精品创作展演。提升区图书馆数字化服务水平,提升阅读服务能力;总结沂州路城市书房建设运营经验,2022年新建2处城市书房,建设提升60处乡村书房。

4、以创新为动力,推动山东省文化创新奖项目推广应用。以获省政府表彰为动力,抢抓机遇,加快“四级文化浸润”创新项目推广应用,2022年重点在盛能湖、百花湖、银凤湖等区域的新建社区开展“文化浸润示范社区”评选活动,力争创建3-5个示范社区,发挥引领作用,在惠及更多群众、实现更大范围的覆盖上下功夫。推广幸福小镇“快乐星期天”文化活动品牌,依托街镇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广场等阵地,吸引群众自发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转化信教、赌博的群众,巩固基层意识形态思想阵地。

5、以稳定为底线,抓好文化旅游领域安全生产、疫情防控及市场监管。不断加大文旅市场监管执法力度,引导市场主体守法经营;规范执法行为,着力抓好执法队伍思想教育和业务学习;加快移动办案等新设备的应用,加强著作权执法、互联网执法方面的创新;规范实施执法全过程记录,确保办案规范、程序合法、公平正义。严格按照中央、省市区委各阶段工作部署,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细化措施、严加防范,坚决认领责任、坚决落实到位、坚决不出问题,为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营造平稳和谐的社会文化氛围。

关闭窗口
下载Word 下载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