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罗庄区农业机械发展促进中心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立足大农业,面向现代化,发展新农机”的工作思路,以争创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为目标,以小麦、玉米两大作物为主要对象,以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为重点环节,补齐高效植保和粮食产地烘干短板,促进农机与农艺相融合、经营与管理相协调,全面提升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
截至目前,2020年全区农机总动力18.15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4695台,14.7千瓦以上大中型拖拉机2151台、稻麦联合收割机941台、玉米联合收割机275台、高效植保机148台、连续式烘干机19台、循环式烘干机13台、秸秆处理机械256台、耕整地机械5079台、播种机1450台。
2020年,区农机中心获得了由市农业农村局、市人社局、市总工会颁发的“2020年临沂市农机修理工技能竞赛优秀组织奖”荣誉称号。
一、2020年创新工作完成情况
(一)成功创建了“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
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全区小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100%(90%达标),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100%(90%达标),高效植保机械化能力为96.08%(70%达标),谷物产地烘干机械化能力43.33%(40%达标),秸秆处理机械化水平97%(90%达标)。各项硬件均已达标。目前,示范区创建材料已由专家评审完毕,顺利通过国家示范区验收,等待12月初公示。
1、加强制度保障。制定出台了《罗庄区关于加快推进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程机械化示范区创建工作的实施方案》,多次召开推进创建工作专题会议,对创建工作进行具体安排,推进创建工作做实做细。
2、积极组织召开现场会。8月10-11日,全市2020年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培训会暨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创建工作现场观摩会在我区召开,对农机合作社规范发展和质量提升做了主题培训,进一步推动了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促进了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顺利完成;6月2日,罗庄区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暨小麦机收开镰玉米免耕播种现场演示会,演示了小麦机械化收获与秸秆切碎还田、秸秆打捆、旋耕灭茬、玉米机械化播种以及高效植保作业,引导广大农民提高了对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技术的认识。
3、加大信息宣传。充分利用网络新闻、电视台专栏等形式,对创建工作进行全方位报道,并制作了专题片,记录创建工作全过程。2020年,累计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央广新闻、山东电视台农科频道、闪电新闻、大众日报、临沂新闻、临沂日报、罗庄新闻、罗庄区报以及各级农机化信息网站发布全程机械化信息报道46篇,其中24篇被省级以上媒体采用。
二、2020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扎实抓好基层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
1、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年初,制定了《2020年党建工作计划及要点》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明确党建工作责任,坚持党建工作与农机化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
2、加强党员学习教育。制定了《2020年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方案》和《党员学习计划》,按时组织党员开展“主题党日”、学习强国等学习,提高党员理论水平和整体素质。认真落实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及时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出严肃批评并督促整改。
3、严格执行组织生活会和“三会一课”制度。2020年,结合开展“抓班子带队伍‘五个一’”主题活动,召开组织生活会1次,党组成员上党课3次,研讨1次,谈心谈话9人次,并对照“五强”班子和“五硬”干部建设标准,深入查找问题不足,形成《抓班子带队伍“五个一”活动时效管控台账》1份,汇总班子及干部个人问题清单9份,查摆问题45处;严格做到立查立改,根据查摆问题,提出整改措施。目前所有问题已整改完成,农机中心全体党员干部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工作作风得到进一步改进。
4、严肃党风党纪。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从严落实“三重一大”事项规定,坚持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涉及重大项目资金、重要人事任免等,及时召开党组会进行研究讨论,并主动邀请区纪委派驻组领导参加,主动接受配合区纪委相关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的指导、监督和检查。严格落实《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领导干部个人有关重大事项均进行了登记报告。
5、党建品牌助力精神文明。坚持把打造农机“党建+”品牌作为重点,以“双报到”、“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共驻共建项目为载体,以志愿服务、爱心助学、帮扶济困、村容整治为内容,全面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通过为社区开展卫生大扫除、走访慰问贫困户、赠送儿童读物、防汛物资等活动,助力社区村居环境治理、提升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完成共驻共建项目。建成总投资110余万元,长约800米的白瓷特色文化长廊一条,丰富了村民精神生活,提升了村民文化素质水平;完成总投资约40万元的白瓷产业园污水排放系统改造项目,促进了产业园绿色环保发展。
(二)全面推进基层农机技术推广改革与建设项目
分别在禇墩镇和册山街道建设小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2处,共1.5万亩,大力推广小麦宽幅精播、玉米免耕播种两项技术;建设精准农业云平台1个,用于秸秆还田、土地深松等项目的智能化监测;积极鼓励10余家农机合作社购买了深松整地一体机13台,促进了深松整地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三)规范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工作
认真组织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工作,规范补贴流程,严格落实补贴范围内机具敞开补贴政策。2020年,共补贴各类机具147台,受益户数109户,补贴资金295.124万元。
(四)积极探索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工作
制定并印发了《罗庄区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实施方案》,在全区范围内推行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淘汰老旧农机,促进农机绿色发展。2020年,共报废符合条件的老旧农机55台,补贴资金85.65万元。
(五)扎实开展秸秆还田补助项目
通过天勤招标公司公开招标,择优确定了建设规模大、作业能力强、社会信誉高的永强农机合作社联合社承担项目实施工作,并现场签订作业协议。2020年,共完成小麦(玉米)秸秆切碎还田4.33万亩,补助资金65万元;为84台小麦收割机安装了监测设备,信息化监测秸秆还田作业7.14万亩。2020年,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
(六)从严抓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
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悬挂宣传横幅、开展农机安全知识培训及应急预案现场演练、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活动、“安全生产月”活动等形式,普及农机法律及安全常识,监督农机合作社日常管理,提高群众农机安全生产意识和能力。2020年,共下发《农机手安全知识手册》《农机安全操作漫画手册》《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驾驶证业务办事指南》《至全省农机手朋友的一封信》等900余份,悬挂安全标语200余幅,开展农机安全检查90余人次,下发隐患通知单70余份。目前,各类隐患已全部整改到位,全区没有发生一起重特大农机事故。
(七)优质提供农机为民服务
通过微信群、发放明白纸、悬挂横幅等方式,加强对疫情防控、小麦秸秆还田、打捆和玉米免耕播种技术以及农忙时节安全生产等相关政策知识的推广和宣传,达到增粮增产的目的。2020年,微信普及各类政策70余次,发放《保护性耕作技术宣传明白纸》650余份;规范《跨区作业证》免费发放管理,积极协调交通运输部门落实跨区作业车辆免费通行政策,保障农业机械顺利转移。2020年,共免费发放跨区作业证160张;依托农机合作社,指导农机手对作业机具进行全面检修、保养和调试。2020年,我区农机合作社检修联合收割机600余台(其中安装智能监控设备的84台),拖拉机500余台,准备各类播种机械280台套,耕耙机械500台套。
(八)积极开展行业精准扶贫
为在付庄街道、黄山镇、褚墩镇3个街(镇)的拥有土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免费实施小麦、玉米秸秆切碎还田工作2400亩,极大的减轻了贫困户经济负担;免费帮助帮扶村麻湖村开展260亩小麦的耕地机收和秸秆还田作业,切实做到了为村里办实事,获得村民一致好评。
(九)持续开展帮扶联系企业工作
定期到帮扶企业临沂家兴建陶厂、临沂永滕制冷车厢公司进行现场指导,督促落实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等工作,并对帮扶企业前期提出的电费降价咨询、入驻褚墩工业园等诉求进行了解决答复。目前永滕制冷车厢公司已完成入园工作,并正式运营生产,切实解决了企业发展瓶颈,助力企业产业升级。
四、存在的问题
(一)辅助设施用地受限,合作社难以做大做强。农机合作社需要配建的晾晒存贮、农机库房、管理看护房等辅助设施用地严重受限,制约了发展规模和由产中作业服务向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延伸,限制了农机化生产的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目前我区尚未有国家级农机合作社,省级也仅仅1家。
(二)种植地块较小,作物种类繁多,制约机械化作业。户均耕地有限,土地分散,地块小、不规则,而且作物种类繁多,每台无人机平均每天仅可植保作业300亩,每台喷杆喷雾机平均每天仅可植保作业400亩,每台收割机平均每天仅可收割玉米50亩,机械化、规模化优势不能充分体现出来。
(三)财政扶持资金有待加强。农机补贴项目资金不足,区级财政资金不能及时配套;农机大院、农机库棚建设以及农机服务组织发展缺乏财政扶持。
(四)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农机队伍人员老化,更新不足,年轻人比例较低,不能适应农机事业发展的新要求。
五、2021年工作打算及工作措施
2021年,区农机中心将继续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深化农业机械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统领,在巩固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创建成果上,聚焦“两全两高”,创新农机农艺融合模式,加快农机信息化应用,着力调结构、补短板,拓领域、广服务,延链条、扩规模,提升农业机械化质量效益,打造罗庄农业机械化升级版。
(一)聚焦“两全两高(全面、全程、高效、高质)”,全力争创省级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在巩固好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的创建成果上,积极组织开展省级“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创建活动。通过建立示范基地,培育典型,打造样板,有条件的地方实施整村、整乡集中连片整建制推进,引领全区“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加速发展。目前,已和省农业农村厅、市农业农村局对接完毕,相关申报材料已由市农业农村局上报省农业农村厅。明年,我们将着力打造省级“两全两高”示范区。目前,正在和涉及的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进一步核实完善相关数据的上报工作。
(二)全力争创国家级示范社,积极扶持合作社规模发展。依托学飞农机合作社,全力争创国家级示范社。通过着力打造高标准、规范化的精品示范社,推动我区合作社向更高层次发展。同时,根据2020年中央一号文精神实施相关政策,引导各街镇提高重视程度并给于大力支持,将农机合作社需要配建的晾晒存贮、农机库房、管理看护房等辅助设施用地纳入农用地管理,根据生产实际合理确定辅助设施用地规模上限,促进农机合作社规模化发展。
(三)规范购补政策,扎实开创全程全面农机。继续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调控作用,引导农民购置高效植保机和粮食烘干机等先进适用农机具,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布局;持续做好农机购置补贴政宣传,进一步规范操作程序,加大对异常申请补贴情形的监管力度,加快农机购置补贴工作进程,力争超额完成农机购置补贴任务。
(四)加强农机监管,稳步推进平安和谐农机。突出农机安全源头治理与管控,以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机大户为主体,深入实施“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建机制、阻源头、查隐患,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确保农民生命财产安全,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持续开展农机安全“宣传月”活动,增强广大农民和机手的安全生产意识,营造浓厚安全氛围,让规范操作、平安回家的理念深入人心。
(五)加强土地流转,积极推进规模化作业。对从事规模化、机械化、连片种植的个人或组织,实行政策倾斜,给与一定作业补贴、购机累加补贴,引导促进土地适度集中规模化经营,以适应农机化发展需要;积极推行统一作业。设立一定种植规模的示范区,在区内实行统一耕整地、统一供种、统一施肥植保、统一收割,通过示范带动,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节本增效,农民增收,确保粮食安全达到粮食生产规模化、产业化、绿色化的需要。
(六)强化队伍建设,全力提升自身管理水平。根据农机化事业持续发展的需求,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强化理论业务知识培训,号召全体干部职工加强新理念、新知识和新方法的学习,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结合市级精神文明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全面提高农机队伍文明素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