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决策公开 > 年度计划总结 > 正文
 索 引 号  luozhuangqulz206/2020-000016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信息名称  罗庄区民政局2020年总结和2021年打算  成文日期  2020-12-10
 公开日期  2020-12-10  发布机构  罗庄区民政局
罗庄区民政局2020年总结和2021年打算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区民政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指导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民政事业务实创新发展为总要求,以提升为民、便民、惠民服务水平为抓手,秉着开放的思维、社会化的理念,充分发挥民政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2020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疫情防控最优答卷。1、养老机构制定应急预案,成立领导小组,严重期执行封院管理,区级领导深入机构现场、实地查看,申请防疫物资并及时发放,不定期督导检查,下半年对工作人员实现每月核酸检测,截至目前,全区8家养老机构在院老人一切正常。2、慈善捐赠爱心汇集,积极企业、社会各界等进行助力,共募集款物385.97万元,其中:募集资金273.39万元、物资折价112.58万元。同时,全区23家社会组织响应号召,践行社会责任,累计捐款捐物30余万元。3、社会救助参与疫情防控,对特殊群体加大随访力度,多种方式逐一拖清底数,确保一人一档,将因疫情而困难的人员纳入救助范围,简化办事流程,制定领导班子包帮困难群众责任一览表,累计排查困难群众3529人,其中纳入最低生活保障11人,特困人员供养17人,临时救助9人。

(二)脱贫攻坚稳扎稳打。1、拨付本年度贫困人员健康扶贫兜底保障资金213.69万元,用于全额救助我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政策减免后,个人承担政策内不超过医疗费用总额10%的自付部分。2、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对2954户、5147人脱贫享受政策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数据比对,其中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575人,特困人员供养302人。成立4人工作小组,对全区2912户建档立卡中脱贫享受政策的贫困户和143户即时帮扶人员,逐户逐人分析研判,形成台账,发现需整改问题135条,均已整改完毕。全年累计保障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重度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484人,纳入特困人员96人。3、出台《2020年社会组织决战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积极引导全区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共计40余家参与脱贫攻坚、社会组织进社区等活动,通过“金辉助老·夕阳益剪”、“希望小屋”等多种方式参与脱贫攻坚。

(三)社会福利颇有成效。1、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对城市社区及新建、老旧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套清查摸底,形成普查统计表。每月组织安全检查、安全培训和安全警示教育工作会议,定期宣传,发放宣传单页500余份。联合多部门开展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用电安全等方面安全隐患排查,下达整改通知书。1-10月份发现安全隐患100余条、整改完成率95%。已有5个小区完成新建小区养老设施移交工作,3个小区正在筹备当中。参加联合验收小组,对我区14个小区进行联合验收。今年评审项目4个,共计争取省市资金56.32万元。2、做好经济困难老人补贴资金发放工作和人员信息平台录入工作,实现财政“一本通”按月发放。1-10月份共发放经济困难老人补贴34.712万元。3、对留守老人进行摸底排查,我区现有留守老人18人,建立留守老年人台帐,及时掌握更新有关信息,要求帮扶人定期开展走访关爱活动。

(四)社会事务落实到位。1、预拨临沂市殡仪馆殡葬资金150余万元,虎山公墓新建墓穴4000个,全区已累计建设墓穴44131个。我区重点区域散葬坟头共有1417座,涉及面积24763平方米,估计于2021年4月前完成全区重点区域散葬坟头的搬迁。2、1-10月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27.6万元,发放重点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11.24万元,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费53.49万元。疫情期间发放儿童临时价格补贴2.1798万元。8月份,对全区31名社会散居孤儿进行健康查体,对2名年满18周岁后在读大专、本科的孤儿发放专项助学金2万元。3、1-10月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232.98万元,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82.93万元。与残疾人联合会就关于两残工作存在不足进行剖析,积极对接数据,实现信息共享,将残疾人主动申请变为民政残联主动告知。4、开展联合行动,集合力量对主城区4纵7横主要道路10余名乞讨人员常在点排查整治,对“乞讨”人员逐一登记,并宣讲条例和救助政策。5、办理婚姻登记工作总量4587对,其中结婚登记证2791对,补发结婚登记证498对;办理离婚登记证1071对,补发离婚登记证227对。查阅婚姻登记档案128人次。

(五)社会救助以民为本。1、共保障农村低保1593户、1812人,累计发放低保保障金711.508万元;城市低保12户、28人,共发放低保补助金14.802万元。2、特困供养人员1067人,其中农村集中供养特困人员220人,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847人,城市特困供养人员2人。截至目前共发放特困供养资金573.04万元,其中集中供养资金457.51万元,分散供养资金115.53万元,蛋奶补助款17.9万元,发放照料护理费用197.3万元。失能、半失能集中供养率达到59.43%。3、再次下发至各街镇临时救助储备金30万元。发放临时救助41.96万元、惠及群众178人,其中对遭遇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的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按规定给予临时救助2.05万元,惠及群众14人。

(六)社会组织开花结果。1、联合下发各类党建文件,已新建社会组织党组织10家,实现党的工作覆盖率达到100%。2、完成全区171家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年检工作,对全区214家社会组织进行梳理规范,完成罗庄区模特协会脱钩工作,开展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涉企收费清理规范工作,加强对全区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检查和监管,开展行业协会商会信用承诺,并集中公示。

(七)基层社区治理创先争优。1、出台《关于加强村民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实施意见》,组织开展村务公开目录监督落实专项行动,在全区开展村务监督委员会“六有”实体化建设,确定10个社区协商试点。2、严格遵循“三岗十八级”的要求,10月份已招聘社区工作者,落实薪酬待遇报酬,并建立正常增长机制。3、申请2020年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沂蒙革命老区项目资金470万元,用于傅庄街道东三重、册山街道房岭屯、黄山镇山西村和山崖村等4个社区服务中心建设。

(八)区划地名圆满收官。1、圆满完成地名普查任务,向上级争取出版资金,确保《罗庄区地名志》出版印刷,完成我区1:130万和1:43万地图的审核工作。2、会同郯城县、河东区和兰陵县开展行政区域边界联合检查确认界桩无丢失、损毁、移动现象。3、对《罗庄部分山东标准地名诠释》中交通运输类地名、居民点类地名等六大项内容、305个词条进行采集和编辑上报。4、共计办理辖区内小区核名业务5项,命名业务6项。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社会组织力量薄弱。我区社会组织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数量大且门类多,尤其是教育类、卫生类民非组织在开展业务中大部分都带有市场性质、营利目的,缺乏执法人员和制度。(二)信息化建设缓慢滞后。“互联网+民政”工作深度融合不够,没有形成用信息化推动民政工作的新格局,受资金投入、技术条件等因素制约,民政领域信息化建设工作还不能适应新形势、新发展的要求。(三)儿童保护迫在眉睫。困境儿童种类繁多,但是现有条件与他们的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需联合更多社会力量,构建完备的社会服务网络,提升困境儿童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三、2021年打算重点工作摘要

(一)延伸社会组织重要作用。1、以党建为引领,积极开展“社会组织党建+”活动,督促社会组织规范内部治理,开展行业自律,招募社会组织参与公益活动。2、在区级建立社会组织孵化中心,街镇级建立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在社区级建立社会组织培育工作基地,进一步强化夯实“三级体系”社会组织服务工作。3、依法查处非法社会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清理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涉企收费,努力挖掘行业协会商会减费、降费、清费潜力,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异常名录”和“黑名单”。推动工作取得成效。

(二)发挥惠民殡葬改革效果。1、根据城乡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要求,对行政区域内的公益性公墓建设统一规划布局,加强公墓等殡葬设施建设用地的供给和管理,保障公益性公墓的长远安置,为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打下基础。2、宣传发动的同时,加大调研、座谈力度,定期召开调度会对殡葬改革公墓安葬、管理、散葬坟墓搬迁等情况研究部署。3、深入群众掌握民意,结合各村实际,规范、简化丧葬程序,探索“追思会”等悼念方式,倡树文明新风,为群众算经济帐、长远账,将“厚养礼葬”观念深入民心。

(三)建立困境儿童服务网络。1、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补充作用,通过慈善捐助、帮扶结对、志愿服务等途径,购买专业的心理辅导团队,加大对孤儿及重点困境儿童的爱心帮扶力度。2、实现三级联动机制,儿童主任、街镇民政部门、区民政局各司其职,不定期入户走访,听取反馈,实现良性三级循环,促进工作有序稳步开展。

(四)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1、加快建立区、街镇、村(居)三级衔接互通的社会救助工作网络,在区级成立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加强与各救助职能部门的工作对接、政策衔接等工作;统筹协调街镇社会救助工作,建立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综合服务工作平台。2、深入推进社会救助领域“放管服”改革,在社会救助职能整合、资源统筹和政策创制、工作创新等方面大胆探索、实践创新,破解社会救助体制机制障碍。

(五)多元化慈善救助力量。以建设“富强美丽新罗庄”为中心,突出“健康扶贫”和“孝善文化”两个重点,围绕“助医、助老、助教”设计慈善项目。1、组织开展本年度“慈心一日捐”,配合市慈善总会,开展“99公益日”网络募捐、“大病救助募捐”等募捐活动。2、打造“以家庭为主,子女尽孝”的中华民族传统养老模式,切实解决贫困老人的脱贫问题,发挥孝善文化的重要作用。

(五)营造敬老爱老氛围。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挥养老机构“溢出效应”,鼓励参与运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成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部,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助餐助浴、康复护理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2020年11月14日

关闭窗口
下载Word 下载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