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决策公开 > 年度计划总结 > 正文
 索 引 号  luozhuangqulz208/2020-000008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信息名称  罗庄区财政局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成文日期  2020-07-28
 公开日期  2020-07-28  发布机构  罗庄区财政局
罗庄区财政局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2020年罗庄区面临新旧动能转换、“退城进园”、新冠疫情防控等多项挑战,税收形势异常严峻。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财政部门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全区重点工作,统筹力量强化保障,大力推进财政改革,全面提升财政管理,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凝心聚力培税源、抓税收。积极推进企业新旧动能转换,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始终把组织收入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强和规范收入征管,压实工作责任,做好精准预测分析。加大综合治税力度,注重重点税收领域税源控管,防止“跑冒滴漏”。截止2020年5月份,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21.3亿元,同比增长-30.1%,全区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2.27亿元,同比增长-24.66%,完成全年预算的67.41%。

二统筹资源强保障、抓落实。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区各级疫情防控要求,及时足额保障疫情防控经费,贯彻落实企业贷款贴息、援企稳岗补贴等各项优惠政策,疫情防控期间共计减免税费5642.84万元,延缴税款12917.61万元,贴息94.3万元,拨付援企稳岗补贴及技能补贴备用金650万元。整合涉农资金16938.03万元,大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完善扶贫资金动态监管机制,已拨付扶贫资金2174万元。认真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统筹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全力支持污染防治和退城入园等各项工作,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三优化支出促“六稳”抓“六保”。严格实行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完善政府性债务动态监控机制,申请发行第三批新增专项债券1.21亿元,持续加强财政金融政策协同,坚决防止金融风险转嫁为财政风险。加强财政系统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切实把内控制度建设落到实处。加强综合预算管理,扎实做好中央“六稳”“六保”部署,聚力“保基本、兜底线、补短板、可持续”目标,压减一般性支出,筑牢民生基本底线,民生支出6.71亿元,占比49.65%。

四财政管理促改革抓创新。一是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借助作为全省“人大国有资产监督改革试点县区”的契机,扎实推进全省县区级国有资产改革工作推广试点工作,5月27日获得山东省财政厅认可。二是推动实现市级部门整体预算绩效改革试点,修订完善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制订事前绩效评估管理办法,借助第三方开展预算绩效管理评价工作。三是探索街镇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改革。5月27日,省财政厅韩处长到临沂调研,听取了我局关于计划探索开展街镇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的总体思路。省厅、市局领导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我们争取山东省街镇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示范县。

三、下半年工作措施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做好各项财政工作,确保圆满完成预算任务。

(一)拓宽多元渠道,促进“开源节流”。做好组织收入的加法。加大对上政策资金争取,积极挖掘和盘活现有存量资金。在认真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的同时,加强经济运行分析研判,依法依规组织收入入库。做实财政支出的减法。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积极统筹上级转移支付和自有财力,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全区一般性支出压减10%以上,兜牢兜实“六保”底线。建立行政事业单位闲置资产公物仓,整合国有资产,降低行政运行成本。

(二)优化投入方式,支持新旧动能转换。对标省市区确定的重大“双招双引”创业项目、重点建设项目、“十优”产业项目,探索设立项目发展资金,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创新招商引资财政引导机制,对高附加值、高税收的产业项目积极落实财政激励措施,促进争资立项,打造精品项目。落实企业牵头承担或参与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各项奖励、扶持政策,支持企业上市融资。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多渠道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增强项目的拉动和支撑作用。

(三)统筹资源要素,支持上级重大决策部署。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区各级疫情防控要求,及时足额保障疫情防控经费,贯彻落实企业贷款贴息等各项优惠政策。大力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继续加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完善扶贫资金动态监管机制,确保扶贫投入力度不减弱、总量有增加、结构更优化。认真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统筹资金加大投入,全力支持污染防治和退城入园等各项工作,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四)健全机制建设,深化财政管理改革。深化财务管理改革,不断完善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持续深化国资国企监管改革,推进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闲置资产公物仓建设,推动区属国企改革相关文件的出台,完善国有资产监管,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进街镇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试点,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决算、监督全过程,推动形成“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机制。

2020年6月30日

关闭窗口
下载Word 下载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