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持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着力实施新一轮高水平技术改造,8个项目列入市重点技术改造项目,20个项目列入省技术创新项目计划,1个项目获批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个项目成功获批山东省重大企业技术改造贷款贴息项目。
二、着力提升企业家素质水平。积极为企业家搭建培训交流平台,组织企业参加阿里巴巴对标管理学习培训班、山东省智能制造专题培训班、工业企业质量品牌提升同济大学研修班、2019年省工信厅企业家出国培训班、“云行齐鲁•走进海尔”等多种培训交流活动。
三、切实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引导企业积极开展两化融合,参与两化融合评估,争创两化融合示范项目,鼓励企业实施企业上云。全区申请使用云服务券企业已达12家,组织20%规模以上企业参与两化融合评估,1个项目成功入选全省第一批“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融合发展试点示范企业及项目。
四、深入推进亩产效益评价。按照全市统一要求,完成2015-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规上工业企业及规下(3亩以上)数据采集工作;重点对2017、2018年度全区用地企业亩产效益评价分析,分类形成评价目录。聘请济南瑞丰科技公司开发研制了罗庄区用地企业亩产效益评价平台系统,实现了评价结果空间化、立体化、多元化运用。
五、持续开展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按照市里关于化工生产企业评级评价工作要求,扎实做好“四个一批”工作落实,重点推进“关闭淘汰一批”企业关停退出,“一企一策”制定关停方案,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实施“两断三清”,确保有序退出。积极帮助恒昌焦化申报省级化工重点监控点,已于12月27日获批。
六、积极推进企业扶贫工作。继续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产业扶贫工作,定期联系爱心企业了解企业扶贫意愿,引导企业参与捐赠等方式的扶贫工作。
七、扎实开展铸造产业转型升级。组织铸造企业在区内外开展对标观摩,赴泊头、兴化、溧阳学习,成立全区铸造行业协会,出台《罗庄区推动铸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推进全区铸造行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流程》,邀请省铸造协会专家逐个企业评价打分,分类予以处置。
八、着力培育优秀企业。全力打造一批知名企业、知名企业家,罗欣药业成功借壳上市,获评“第七届省长质量奖”,主要负责人获评“山东省优秀企业家”;华盛江泉、盛阳集团、华盛中天等7家企业获评“临沂市优秀企业”,远通集团主要负责人获评“临沂市优秀企业家”;银凤陶瓷入选临沂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