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区市场监管局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情况和2020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2019年工作总结
(一)以创建食品安全市为载体,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一是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对全区13000余家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分级分类监管,开展各类专项检查35次,责令整改92家。
二是强化网络订餐监管。检查849家上线餐饮单位,对不达标的174家入网餐饮单位下发《责改通知书》,对整改不到位的220家单位进行下线处理,对2家问题严重的单位立案处罚。
三是推行“阳光食堂、透明厨房”建设。全面实施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餐饮单位基本信息公示率100%。
四是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共发放宣传品18万份,宣传资料30万份,海报15000张,制作各类宣传展板2000余幅,提升创建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满意度。
(二)以建设质量强区为支撑,实施质量提升工程
一是罗欣药业获得第七届山东省省长质量奖,为临沂市第4家获得该荣誉的企业。
二是华盛农业、罗欣药业、银凤股份3家企业入围山东省制造百强(临沂入围11家)。
三是推动罗欣药业等5家企业申报山东优质品牌(产品);推动华盛中天等6家企业申报山东知名品牌(产品),推动中鲁管业申报山东知名品牌(服务);推动豪门铝业等4家企业申报临沂市市长质量奖。
(三)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目标,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一是推进企业信息公示工作。2018年度应年报企业8872户,已年报7623户,年报率85.92%;应年报个体工商户37468户,已年报33015户,年报率88.12%;应年报农民专业合作社539户,已年报505户,年报率93.69%。
二是深入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根据省市局要求,在全区47500余家市场主体中抽取1193户,进行年报公示信息和企业日常经营行为的综合检查。到11月8日,市场主体抽查工作完成1146家,录入率达到96%。
三是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截至目前办理一般程序行政处罚案件315起,完成罚没款入库收入645.8万元。
四是开展产品质量监管工作。督导39家获证企业做好年度报告网上提报工作;开展危化品获证企业、化工产品生产企业、车用尿素生产企业、消防产品生产企业、水泥产品生产企业、低速电动车等专项检查21次。
五是开展网络市场监管工作。目前从事全区电商交易的市场主体有284户,主要分布在农产品、建材、日用品等行业。今年以来,共查办网络违法案件7起,罚没款入库22.23万元。
六是全力攻坚“双城”同创。牵头开展好创卫农贸市场和创建文明城市的集贸市场、窗口单位、校园周边等整治工作。沂州农贸、十里坊农贸2家农贸市场成功创建“省级规范化农贸市场”。
(四)以守护安全底线为指针,做好四项安全工作
一是坚守食品安全底线。创建“放心肉菜示范超市”7家、食安山东流通示范单位17家、省级规范化农贸市场2家;打造餐饮安全示范街1条、食安山东餐饮示范单位22家。重点开展了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农村食品安全治理、网络送餐规范治理等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已完成2193批次的监督抽检任务,检出不合格食品175批次。
二是坚守药品安全底线。监督检查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及使用单位574家次,排查治理风险隐患74个。督导23家药品零售企业申报GSP认证。共完成药品抽验82批次,检出3批次不合格。共上报药品不良反应467例,医疗器械不良反应202例,化妆品不良反应29例。
三是坚守特种设备安全底线。组织开展了春节、两会、迎接建国70周年期间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523家,检查电梯185台,锅炉135台,压力容器2711台、压力管道30000米、起重机械1093台、场内机动车辆272台,发现隐患7处,责令企业限期整改到位。
四是坚守产品质量安全底线。组织开展了PVC管材生产企业质量排查整治、安全帽等劳动防护用品监督检查、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电线电缆产品质量整治提升行动、重点消费品生产企业调查摸底等多项专项治理提升工作,共检查各类企业170余家次。
(五)以提升改善民生为宗旨,全力推进各项工作
一是认真受理投诉举报案件。截至目前共受理投诉举报8245件,处理率100%,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
二是助推小微企业转型成长。继续推动“个转企”提质扩面,完成个转企226户。帮助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办理股权出质登记10件、动产抵押登记46件、助企融资11.47亿元。
三是督促农贸市场改造提升。计划完成改造提升3家,已完成2家,正在施工1家。
四是强化民生领域计量工作。对区内农贸市场使用的贸易结算用的计量器具(电子称)进行了强检,共检定农贸市场6家,计量器具1800余台(次)。
五是深入推进扫黑除恶工作。重点从无证无照经营查处、“保健”市场乱象整治、投诉举报核查处置、部门联合执法机制等四个方面开展排查,堵塞行业监管漏洞。
二、2020年工作打算
(一)深化服务举措,进一步提高市场主体活力
1、强化服务意识,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一次办好”改革举措,提高审批效率。继续开展“三押一推”,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2、开展标准化改革试点工作。推动各类创新基地、创新平台高效运行、标准制定,加快形成符合罗庄特色的标准体系。
3、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和“质量强区”工程。把“质量强区”与品牌战略、标准化战略、规范市场秩序、优化发展环境结合起来,扶持重点项目或企业创建国家级、省级品牌。
(二)转变监管理念,进一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4、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坚持“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履行“双告知”职责,严格执行“双随机、一公开”,积极运用大数据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信用体系。
5、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全面掌握特种设备情况,开展专项整治,强化宣传培训,切实提升企业、群众安全意识。
6、强化监管执法。结合“大气污染”、“油气治理”专项整治强化执法检查,重点对燃煤承压锅炉、成品油质量、不正当竞争、虚假宣传、侵权假冒等违法行为进行打击,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三)着眼民生领域,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
7、确保食安市创建成功。抓好日常监管、专项检查、抽检监测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按“四个最严”标准抓好食品安全,确保省级食品安全市创建工作圆满成功。
8、提高消费维权效能。进一步完善投诉举报办理机制,高效办结各类投诉举报,探索维权新途径,提升消费维权工作水平。
9、建立创城长效机制。通过整治、提升,完善基础设施,规范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探索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市场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