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决策公开 > 年度计划总结 > 正文
 索 引 号  luozhuangqulz208/2019-000014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信息名称  罗庄区财政局201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成文日期  2019-08-30
 公开日期  2019-08-30  发布机构  罗庄区财政局
罗庄区财政局201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2019年罗庄区面临新旧动能转换、“退城进园”、焦炭企业搬迁等多项挑战,税收形势异常严峻。2019年是挑战和机遇并存的一年,也是罗庄区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区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统筹全区力量强化保障,以党建工作促业务提升,实现财政收入大幅攀升,财政改革继续推进,财政管理全面提升,财政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建设富强和美新罗庄提供了坚实有力财政支撑。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区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全区“1366”总体目标,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树牢“四个意识”,坚定“两个维护”,提高政治站位,不折不扣地支持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部署,积极破解财源匮乏、收支矛盾、债务风险和财税体制改革诸多难题,攻坚克难、主动作为,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财政收入“量质齐升”。始终把组织收入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强和规范收入征管,压实工作责任,做好精准预测分析。深化税收保障改革落实,做好“营改增”后测算调研,深化税式支出管理试点改革。抓好纳税企业公示,每月定期向社会公布全区纳税企业50强,全面接受社会监督,提高纳税企业纳税积极性。严格落实“放管服”和减税降费政策,加强收费目录及涉企收费管理。加大综合治税力度,注重重点税收领域税源控管,防止“跑冒滴漏”,持续改善收入质量,顺利实现时间、任务“双过半”,各项收入指标在全市继续保持领先。上半年,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8.03亿元,全市排名第2位;收入增幅20.8%,三区九县中排名第1位;税收占比94.8%,在全市县区中排名第1位,与去年同期上升1个位次;全区8个街镇有4个增幅超过20%以上,高都、盛庄、褚墩、傅庄增幅分别达到40%、32%、31%、24%。

(二)财政支出“节俭效优”。坚持从服务大局出发,通过积极向上争资、调整支出结构、盘活存量资金、加快资金调度、加强资金监管等举措,重点保障了“三保”(职工工资、机构运转、基本民生)、债务还本付息和落实上级重要政策资金需求。一是兜住“三保”,服务好民生事业。围绕全区重点民生实事,统筹本级财力和上级转移支付,优先足额保障“三保”支出,在保障工资发放和部门正常运转的基础上,集中财力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上半年,全区民生支出7.2亿元,占总支出的69.6%,科学技术、公共安全、节能环保、交通运输等支出增幅分别达到29.9%、130.87%、176.68%、231.25%;全区统筹整合涉农资金1.6亿元(上级资金1.08亿,区级资金0.52亿元),拨付扶贫专项资金1754万元、美丽乡村连片治理建设奖补资金480万元,开展了齐鲁惠农补贴“一本通”专项治理,启动了“鲁担惠农贷”农业信贷担保工作;教育资金投入1.96亿元(中小学教育公用经费3545万元,是去年同期2.15倍;改善全区中小学办学条件投入资金8238万元,是去年同期3.49倍);足额发放退役士兵优抚抚恤资金1151万元、优抚对象医疗补助金146万元;拨付各项基本药物制度补偿资金364万元,保证了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拨付困难群众救助资金934万元,推进了困难群众救助工作。二是抓实“三严”,作好节支文章坚持预算管理从严。严格执行《罗庄区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严格控制支出预算规模,除增人增资及社保支出等刚性支出外,其他项目支出预算原则上保持不增长,确保财政保持持续、健康、稳健运行。坚持财政评审从严。严格落实《区级财政投资评审风险防控暂行办法》,加强项目预算编制中介机构管理,对项目评审结果全过程跟踪,完成15个完工工程评审结算,评审金额5806万元,审定金额5150万元,节约资金657万元,节支率达到11.3%,确保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坚持财政监督从严。从严审核项目支出,加强对预算单位资金监管,积极配合有关单位组织开展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监督检查活动。三是紧盯 “三公”,厉行勤俭节约。加大了国库集中支付审核工作,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从严从紧落实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全区“三公”经费比去年同期下降49%,预计全年同比下降10%。

(三)财政风险“安全可控”。坚守不发生系统性财政金融风险这个底线,控新还旧,严密防范债务风险,全区债务风险总体安全可控。上半年,区财政局积极协调建行、农行、区财金集团等单位,主动靠上做好工作,顺利通过了财政部驻山东监管局对罗庄区政府债务、PPP、政府隐性债务等审计检查工作。一是控新债。严格执行政府性投资项目“停、缓、调、撤”措施,对全区政府投资项目认真开展清理评估,从严控制新增债务。二是化存债。采取出让政府闲置国有资产、压减一般性支出预算、增加土地出让、积极向上争资和发行偿债专项债等多举措、多方式化解政府性债务,共偿还政府性债务本息4.11亿元(其中,偿还本金2.88亿元,付息1.23亿元)。三是推转型。按照“化债、转型、求效”的要求,积极向上争取新增债券规模。全区共申报政府债券资金5亿元,其中2亿元已经到位,其他3亿元已经办理相关手续,预计8月份即将到位。

(四)财政改革“再创新绩”。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深化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精神,进一步强化财政改革创新理念,推动全区现代预算管理改革取得显著成效。上半年,区财政局在全市深化县级现代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考核中取得全市总成绩第4名、荣获“全市县级现代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工作二等奖”,并获得考核奖励资金。一是加强了财政预算管理。积极实施预算指标系统与人大监督系统联网,扎实推进人大预算监督工作。向社会公开了2019年政府财政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以及81个预算单位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预算公开内容更加完整和细化,提高了区级部门预算及“三公”经费预算透明度,促进了政府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法制化。二是启动了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制定出台了《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暂行办法》《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印章管理暂行办法》《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应急预案》等规范性文件,进一步规范梳理了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电子化业务流程,搭建了内部测试平台。三是开展了预算单位账户清理清查。根据财政部《关于全面落实地方财政专户清理整顿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精神,积极做好银行账户清理整顿工作,加强对全区预算单位账户清理清查,共上报账户104个,清理违规账户14个。四是加强了国有资产监管工作。扎实推进区属国有企业改革,研究制定了《罗庄区区属国有企业重大事项管理办法》《罗庄区区属国有企业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经营决策,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稳妥推进全区机构改革经费资产划转管理工作。上半年,全区共处置国有资产29笔,实现收益240万元,实现国有资产出租出借收益142万元。五是规范了政府采购管理。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逐步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加强采购计划管理,避免盲目采购现象发生。严格采购审批手续,规范抽取评标专家,严格采购信息发布。上半年,全区报批政府采购计划219批(次),完成采购金额6293万元,较预算节减财政资金76万元,综合节支率1.2%。六是加强了会计从业人员管理。举办了全区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及财政业务一体化管理体系统培训班,8个街镇和区直预算单位200多人参加了培训,对新《政府会计制度》、资产管理和内控制度建设等内容进行了专题培训;完成了2019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中高级资格考试报名工作,全区有808人报名参加考试,670人通过现场报名审核,约占全市通过人员10%。七是全力推进重点项目拆迁评估。重点实施了百花湖、盛能湖、银凤湖等城市片区开发35个拆迁项目地上附属物评估,涉及26个村居、13000余户、200多家企业,拆迁资金30亿元。上半年,共拨付拆迁补偿资金6.5亿元,处理咨询对账业务200余人(次),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了优质高效服务,确保了全区重点项目、重点工程的顺利推进。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区财政局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5656”工作部署,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切实提高财政管理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建设富强和美新罗庄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一)强化部门配合,加大征收力度。紧紧盯住全年收入目标,充分估计、预测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影响,与各征管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增强财税收入征管的预见性和针对性。完善委托代征、代扣代缴工作机制,重点抓好在建工程、房地产等领域的协税控税,加大税源动态监控和稽查案件查处力度,确保税收收入应收尽收。

(二)严控经费支出,增强保障能力。下半年,各项刚性支出逐步增多,任务重,压力大。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重点加大民生方面保障力度。大力压缩一般性和低效无效支出,降低运行成本。继续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在加快支出进度的同时,认真落实好上级财税体制改革精神,理顺和协调推进地方财政体制有关配套改革,尽量消化暂付款、暂存款,全力解决民生问题,努力促进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三)加强债务管理,防范化解风险。一是规范管理,逐步实现“借、用、还”相统一,采取“开前门、堵后门”的举措,规范和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二是积极争取上级地方政府债券新增额度,化解存量债务。三是盘活存量资金,让沉淀的资金活起来,有效使用。四是规范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加强国有企业监管,做好防流堵漏工作,努力提升财政性资金的使用绩效。

(四)深化财政改革,提高管理水平。积极推进各项财政改革,进一步提升财政科学化管理水平。严格执行《预算法》各项规定,坚决把各项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到财政管理和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中。重点抓好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改革、财政绩效管理改革、中期财政预算编制、财政预决算公开、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等一系列财政改革工作。

(五)强化资金监管,严肃财经纪律。一是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以及区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和社会各界监督。二是加强财政投资评审,对政府投资项目预算、预算变更、结算和决算实行全程评审,使内审和外审相结合。三是强化财政部门依法理财意识,全面履行财政执法职责,强化对财政违法行为监督检查。四是加强财政内部控制体系和机制建设,建立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相互制衡、相互协调财政管理和运行机制,健全内部支付责任监控机制,提高支付效率,保障资金安全,把财政监督作为财政运行机制的重要环节和财政管理的重要手段,确保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行。

2019年6月29日

关闭窗口
下载Word 下载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