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罗庄交警大队坚决落实区委、区政府工作思路不走样,以护航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为己任,主动作为,夯实基础,稳中求进,紧紧围绕支队“抓考核、抓队伍”的总目标,全面落实“保安全、保畅通、降事故”各项工作措施,着力推进交警队伍正规化建设,大力提升队伍素质能力和整体形象;着力推进城区道路交通组织精细化管理,完善提升缓堵保畅水平;着力推进多警种联勤联动、合成作战,创新提升重点交通违法行为打击能力;着力推进交通管理勤务运行机制改革,巩固提升事故预防工作效能;着力推进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推动提升群众交通安全意识。全区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标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财产损失数和受伤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1%、53%、14%和5%,死亡事故侦破率100%,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平稳。
一、2018年工作情况
(一)突出重点,有的放矢,严抓民警、辅警两支队伍。大队始终把队伍建设作为全面建设的重中之重突出出来,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以开展“严格执法、亲情服务”标兵习活动为契机,认真组织开展了开展风险隐患整顿教育活动、作风建设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查隐患、除危害、保稳定、促发展”专项活动。先后开展警示教育15次。坚持每月召开队伍形势分析会,常念“紧箍咒”、常紧“螺丝帽”、常祛“作风垢”,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整顿活动,违规违纪数量同比下降64%。
(二)精准发力,严查严处,打击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各种专项统一行动69次,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363980起,其中查获酒后驾驶585起、醉酒驾驶178起、毒驾1起、酒后驾驶营运车辆2起、货车超载21028起、涉牌涉证5847起、疲劳驾驶10起,查处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违法行为38134起,共查处、抓拍各类闯禁区货车48982辆。查处危险驾驶罪嫌疑人264人,行政拘留189人,刑事拘留307人。
(三)因地制宜,着眼实际,有针对性地做好警力部署。按照年初制定的“北畅南降”工作思路,持续推进“北部城区保畅通,南部街镇降事故”的工作模式。全面落实支队合成化巡防的要求,以与主城区相邻的区域、道路为重点,加大对清河南路、火车站片区巡防力度和密度,实施有效的动态管控。同时,按照支队三年攻坚战要求,加大南部汤庄、沂堂和四中队的建设力度,警力跟着警情走,对新开通的罗程路等道路实行24小时巡逻不失控,路面管控能力进一步增强,事故发生率进一步下降。
(四)主动作为,加大投入,切实抓好交通设施建设。牢固树立支队党委的“简单易懂、深挖资源、人性化管理、智慧交通”四个理念,按照“边整改、边排查”的工作要求,加大交通设施排查力度和设施建设投入力度,达到“去存量、控增量”的效果。今年大队先后投入资金650万元,在城区施划标线13万平米,新安装护栏17.5公里,施划停车位13525个,安装路口信号灯10处、黄闪警示灯4处,安装交通标志牌295处,改造信号灯线路38处,优化信号灯配时85处。对全区道路交通疏堵保畅、降低事故发挥了立竿见影的作用。
(五)整合力量,严密组织,突出发挥部门联动积极作用。按照上级要求,大队积极向区领导汇报,并牵头制定了《罗庄区道路交通领域安全生产集中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召集各街镇、部门召开专项工作会议。按照任务分工,厘清职责,明确人员,确保事事有落实、事事有成效。全年共排查出安全隐患219处,全部以区交安委名义向街镇、部门下达了隐患整改通知书,其中需由大队整改的27处,已经全部整改完毕。下半年,大队精心组织了交通安全隐患整改“回头看”活动,梳理出100处尚未整改的,进行专项督促,整改速度明显加快。同时,联合各街镇和各参与部门,打好安全生产执法攻坚战,严格落实道路交通事故刑事调查、停产整顿、联合惩戒三项制度,进一步落实好交通事故社会企业责任追究制度,倒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目前,我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调联动、社会共同参与”的交通管理格局已初步形成,各项重点工作得到了有力推进,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也稳定向好发展。
(六)多措并举,攻坚克难,全力推进各项“放管服”工作。大队严格落实支队“7.19”放管服改革会议精神,坚持把放管服改革作为重点工作,力争做到解放思想、勇于尝试、抢抓主动、不等不靠、集中力量、迅速行动。克服改革带来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做到边探索边建设、边建设边完善。大队先后推出车管所直属二分所、事故快处快赔服务中心等便民服务品牌,想方设法解决群众排队时间长、跑腿次数多,工作人员管理不规范、推诿扯皮,黄牛、车虫子滋生等问题,努力提高政治站位,积极回应群众期盼、优化亲情服务举措、使各项改革措施尽快落地。
(七)广造声势,营造氛围,加大交通安全宣传力度。大队坚持“交通管理、宣传先行”的工作理念,今年共举行文明交通主题宣讲17场次,邀请媒体随警作战25次,在省电视台曝光典型案例14起。利用“双微”、交管12123短信平台、手机短信平台,推送短信36480条。利用微信、微博、头条号等自媒体平台,编发违法危害、安全知识等信息317条;设置“平安行·你我他”、“警示曝光栏”等专栏、话题,形成新媒体宣传矩阵效应。
二、存在的问题不足
虽然前期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具体问题表现在:一是中心城区疏堵保畅精细化程度还有所欠缺。交通渠化工作仍存在点少面窄、变化不明显、群众感受不强等问题;二是交通秩序整治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一些影响交通安全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查处率仍然较低,交通智能管控系统运用与先进大队相比仍存在差距;三是规范化执法操作还远未达到要求。民警执法、辅警执勤,业务操作上与上级要求相差甚远,执法流程缺乏深度和规范;四是在交警工作的正面宣传引导上还有欠缺。运用主流媒体开展为民举措和交警形象的宣传做的不到位,群众关心参与和理解支持交通管理工作的氛围仍然不够浓厚;五是距离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有欠缺。“放管服”各项工作刚刚起步,民警的服务意识、服务举措和方式方法仍跟不上群众需求,亟待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三、2019年工作打算
下步工作中,大队将针对存在的短板和不足,破解难题,迎头赶上,推动交通管理工作取得更深层次上的发展和进步。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抓规范化执法,促进队伍健康稳定。以开展“查隐患、除危害、保稳定、促发展”专项活动和基层基础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为抓手,开展以“对党忠诚、服务人民”为主题的全员执法培训活动,重点解决“不会说”、“不会做”和不能有效控制现场甚至激化矛盾的问题。健全落实考评、通报及约谈制度,坚持一级抓一级,定期开展逐级谈话活动,掌握民警和辅警思想状况和工作状态,形成抓班子、带队伍的良好风气。建立风险隐患研判会商制度,坚持召开1次队伍风险隐患研判会,抓好重点岗位风险评估和权力监督,明确执法权限和岗位责任,加强预警提示、通报约谈和查处问责,确保队伍健康稳定,不断提升民警执法素质能力和服务群众水平。
(二)抓矛盾化解,推进司法救助,促进绿色通道工作的开展。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司法救助的部署要求,将司法救助作为践行为民宗旨,关心群众疾苦,解决群众困难,化解信访难题的重要措施,通过加大宣传力度、简化审批程序、拓宽渠道,积极推进司法救助与民政救助、医疗救助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对接,加大与民政、卫计委等部门协调力度,切实将司法救助工作做实、做细,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应,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进一步加大与辖区各大医院的协调配合,让绿色通道更加顺畅,确保当事人得到及时的救治,有效避免激化社会矛盾。
(三)抓疏堵保畅,促进全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好转。深入开展酒驾醉驾、超速行驶、客车超员、货车超载、疲劳驾驶、故意遮挡号牌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整治。一是强化责任落实。明确划分责任区,鼓励民警首创精神,发掘疏堵保畅“技战法”,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二是实行全警上路查违法,切实做到警力跟着交通流量走,跟着交通事故、交通违法多发时段走,做到“白天见警力,夜间见警灯”,切实提高路面见警率和民警管事率,切实维护良好的通行秩序。三是提升整治频率。组织开展重型柴油货车集中整治、商砼车渣土车整治行动及夜查统一行动等专项行动。重点纠正和处罚“两客一危”超员超载、涉牌涉证、酒驾毒驾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形成高压严管态势。
(四)抓“治乱、治停”,全力以赴做好创城工作。每月动态排查1次城区交通秩序乱点,落实乱点治理责任制,鼓励路勤民警首创精神,发掘疏堵保畅“技战法”,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定期开展道路交通资源调查,盘活支路、背街巷道停车资源,科学增设停车泊位,最大限度减轻因停车问题对道路畅通的影响。定期开展机动车静态违法专项整治行动,充分发挥“铁骑”队机动灵活的优势,在高峰期强化疏堵保畅、在平峰期加大疏导纠违工作力度,净化道路交通秩序,确保城区道路文明、有序、畅通。
(五)抓设施建设,促进交通设施建设不断完善。2019年将继续加大路面交通设施投入,在城区主干道完成施划热熔标线,安装道路中央隔离护栏12公里,对部分路口安装10处信号灯,预计投入500万元;针对城区易堵路口、路段进行整改渠化,继续加强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改,信号灯线路安全进一步排查整改,确保信号灯安全正常运行;通过进一步优化信号灯配时,明年将两个信号周期内通过的路口全部整改完成,确保城区道路安全畅通。
(六)抓隐患排查,促进事故预防工作再上新台阶。以继续深化道路交通“平安行·你我他”行动为抓手,强化重点环节监管,推动实现道路交通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道路交通安全的基础性、源头性、根本性问题。重点围绕施工路段、乡村道路、标志标线和防护设施缺乏路段和事故易发路段开展排查,摸清隐患底数,分类建立台帐,限期进行整改。对客车、货车、危化品运输车、校车、农村面包车等“五类重点车辆”驾驶人进行专项安全检查,强化管理。密切掌控农村重点时段、路段,严厉查处微型面包车、短途客车超员载客,低速货车、三轮车和拖拉机违法载人以及无牌无证等违法行为。
(七)抓“放管服”改革,促进各项措施尽快落地。以饱满的热情,持续不断的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进一步打磨流程,优化服务环境,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快速的服务。进一步解放思想,放眼其他省份,通过学习他山之石,借鉴好的做法,切实把这项工作打造成“交警品牌”和“民生工程”。同时,加强宣传报道,通过新闻媒体展示工作成果,营造强大声势。
(八)抓宣传教育,促进群众交通安全意识再提升。一是围绕重点工作,集中宣传。继续围绕货车超载超限、酒驾醉驾整治等重点工作,主动邀请媒体记者随警作战,及时报道专项整治工作成效,曝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和典型案例,扩大专项整治工作社会效果。二是抓好基础宣传工作,以深入实施“平安行·你我他”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夯实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的社会基础。组织宣传队伍,深入校园、社区、企业、单位、农村开展交通安全宣传,以此推动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实现新突破,进一步巩固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社会基础。三是抓好典型宣传,进一步丰富宣传载体,在利用好传统媒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大队微博互动平台以及手机短信平台等新媒体作用,拓展宣传渠道,丰富服务内容,吸引更多关心交通管理事业的热心网友,广开言路,听民声,解民意,以此促进警民关系和谐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