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决策公开 > 年度计划总结 > 正文
 索 引 号  luozhuangqulz236/2018-000000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信息名称  罗庄区农机局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计划  成文日期  2018-12-10
 公开日期  2018-12-10  发布机构  罗庄区农业机械发展中心
罗庄区农机局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计划

 

2018年区农机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整体工作目标,不断加大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大力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夯实农机生产基层基础工作,强化服务管理,促进了农机事业的快速发展。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8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技术推广,全力开展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工作

区农机局高度重视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工作,对此项工作始终紧抓不放。通过大力推广小麦玉米机收、水稻机插机收、旋耕灭茬、土地深松、粮食烘干和高效植保等农机新技术,有力推进了全区农作物全程机械化工作的开展,不断提高全区农业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

1确定全程机械化示范区   3月出台了《罗庄区2018年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全力组织开展全程机械化工作。4月底,全区8个街镇根据建设全程机械化示范区的要求,确定了示范区域和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路线,全面开展示范区建设工作。目前,已在禇墩镇建立10000亩小麦(玉米)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在册山办事处建立10000亩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其他街镇都建立核心区域不少于500亩的示范区。从统计数据看,今年全区小麦机耕率、机播率、机收率分别达到99%99%98%;玉米机耕率、机播率、机收率分别达到99%99%80%;水稻机耕率、机播(插)率、机收率分别达到99%75%99%,全区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7.5%

2召开农机化推广现场会  418日,区农机局在沂堂镇召开“2018年春季花生播种现场演示会”;58日,“罗庄区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培训会”在册山办事处举行;831日,区农机局在沂堂镇召开“2018年花生收获现场演示会”。通过现场演示和技术培训,使广大农机手和种植户充分了解了全程机械化机械化生产的好处,进一步提高了全区全程机械化水平。

(二)精心准备,确保秸切碎秆还田工作顺利开展

今年市农机局给我区下达了3.5万亩秸秆还田项目任务。根据上级要求,我区5月份对全区农机合作社开展小麦秸秆还田项目招标,确定了11家农机合作社承担项目。对中标合作社的114台联合收割机全部安装了智能监控设备。夏季小麦秸秆还田项目经区农机局和区财政局的联合验收,共计完成2.9万亩。9月份对玉米切碎还田项目进行了招标,确定了5家农机合作社承担项目实施。为保证项目安全实施,对5家农机合作社的40台玉米收获机全部安装了智能监控设备。近日区农机局和财政局对该项目进行了实地联合检查,共计完成0.6万亩。在项目实施的带动下,今年全区小麦秸秆还田面积14.5万亩,打捆8300亩;玉米秸秆还田面积9.4万亩,青贮1.7万亩;水稻秸秆还田面积1.8万亩,打捆5000亩,极大促进了全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严格程序,认真实施农机深松整地工作

根据市局要求,区农机局于518日召开了“罗庄区2018年土地深松暨小麦秸秆切碎还田工作部署会”,区农机局、区财政局制定了《罗庄区2018年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对今年土地深松工作进行了全面布置。经过严格的招投标程序,确定了5家农机合作社在6个街镇开展土地深松整地工作,共实施2.5万亩作业项目任务。截至目前,已完成2.1万亩深松任务,土地深松工作还在进行中。

(四)规范提升,稳步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

不断规范提升农机合作社管理水平,积极引导开展规模化、订单式作业服务,积极培育发展市级示范社。今年我区重点扶持民富农机合作社成立,该合作社采用现代化农业机械和先进技术,努力打造农业生产一条龙模式,实现从种子培育到粮食加工的全链条生产,为全区农机合作社的发展打造新的模式。目前全区注册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37家,通过规范逐步成为农业生产主力军,进一步促进全区现代化农机事业的发展。

(五)深入基层,努力开展扶贫工作

根据上级要求,年初出台了“罗庄区2018年度农机化脱贫攻坚巩固提升专项实施方案”,对全区农机化脱贫工作进行台账管理。截至目前,在夏季农业生产中农机合作社为贫困户免费开展作业活动,免收作业资金1072元;通过市级示范农机合作社为贫困户免费开展农机作业,帮扶资金为4500元。秋季继续开展农机合作社帮扶活动,主要通过深松整地、玉米秸秆还田等项目帮扶贫困村和贫困户脱贫。

今年我局帮扶黄山镇木柞三村。在帮扶工作中,积极帮助该村加强党建工作,规范党员组织活动,大力发展新党员,逐步加强村委的领导水平和凝聚力;针对村子基础设施落后的现象,积极协调各方资金完善基础设施,筹资15万元为村子修建水渠1200米,筹资64万元为村子铺设沥青路面8000平方米,有效的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为活跃村子文化事业,丰富村民生活,协调区文广新局,争取了价值1万元的文娱音乐器材一批;为解决村子玉米秸秆禁烧和土地板结问题,协调农机合作社对全村的70亩玉米秸秆实施了免费还田,并随后进行了深松整地作业,较好的解决了困扰村民的问题。

(六)扎实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工作。2018年争取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720万元,工作中严格遵守各项政策程序规定,加强宣传,热情服务,大力推进信息公开,促进了购机补贴政策廉洁高效进行。截至目前,共为 169 购机户办理补贴手续,补贴各类农机具194 台(套),使用补贴资金301万元,带动农民投资600余万元。

(七)抓好源头管理,认真做好农机安全管理工作

1建立区局、街镇、村(合作社)三级安全网格,印发农机“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农机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方案、“平安农机”创建方案、农机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整治方案、农机行业百日集中整治方案、农机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平安农机”创建“六个一”学习活动方案等并组织实施。对全区范围内的农机合作社、农机维修网点、农机停放库棚等重点场所,农机驾驶人员、操作人员、维修工人等重点人员进行安全检查,采用“横到边、竖到底”的拉网式检查方式,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走过场,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督导整改;从源头上加强安全管理。结合三夏、三秋农机安全生产检查,下发宣传册1000余本,明白纸2000余份,悬挂安全宣传横幅40余副。

2、严把农机检验关。3月末召开各街镇农机站长参加的全区农机检验专题会议。充分利用电视台、报纸、明白纸、宣传栏等媒体,全面做好宣传发动,以街镇为单位进行检验,坚持“谁检验、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做到见机、见牌、见证、见人四见面。严格执行农业部颁布的《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安全监理检验技术规范》对达不到安全技术要求的超长超限拖拉机,整改合格后方可通过检验。同时,严格执行免费检验,杜绝乱收费和搭车收费现象的发生。全年共检审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共计700 多台,新增车辆挂牌 74台,车辆转出、注入、变更18台。补换驾驶证 205本,新增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95人,增驾联合收割机驾驶证15人,新增驾驶员培训班6期。

二、存在的问题

1大型烘干机械和高效植保机械较少。今年通过大力宣传和发动,我区新上粮食烘干设备36吨,实现零的突破。无人植保飞机新购8架,高效植保设备达到43套。但由于我区多为个体农户生产方式,种植规模较小,农作物多以晾晒为主,植保多使用简易植保设备,致使全区大型烘干设备和高效植保机械上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全区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工作的顺利推进。

2现代农机合作社发展缓慢。目前我区农机生产作业任务70%由农机合作社承担,它们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但由于合作社人员知识水平较低,发展规范意识不强,制约农机合作社顺利发展。同时建设用地很难解决,限制了农机合作社做大做强,不能够快速壮大发展。

三、2019年工作打算

1、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

按照“立足大农业,面向现代化,发展新农机”的工作思路,重点突破粮食产地烘干和高效植保等薄弱环节,大力推广适用的农机新技术,促进农机与农艺相融合、经营与管理相协调,全面提升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切实增强我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面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及秸秆还田补贴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快推进水稻、玉米、花生等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步伐和新技术的推广。

2继续加大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力度

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及秸秆还田补贴资金的引导作用,围绕保护性耕作技术、水稻机械化生产、花生种植收获机械化,组织好土地深松工作,加快推进水稻、玉米、花生等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步伐和新技术的推广。

3认真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工作

坚持把玉米联合收获机、与深松配套的大马力拖拉机和深松、免耕播种等机械装备作为补贴重点。不断提高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规范管理,阳光操作,强化监管,使购机补贴工作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顺利开展。积极协调财政部门,加强对补贴资金的管理,严禁挤占挪用,及时兑付补贴资金。

4加快推进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

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社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荣欣、民富农机专业合作社为标杆,加快全区新型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培育工作,不断提升全区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努力实现管理科学、组织高效、分配合理、效益良好的目标,使之真正成为农业现代化生产的主要力量,为建设美丽乡村贡献自己力量。

 

 

 

关闭窗口
下载Word 下载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