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沂堂镇紧紧围绕全区“1366”总体发展思路,充分利用“1135”工作法,全力推动“5656”行动计划落地生根,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较好地完成了阶段性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良好。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经济指标稳中有升。2018年上半年全镇财政收入完成909万元,同比增长26%;完成招商引资4.7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03亿元;完成技改投资2.6亿元,上报技改项目10个;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2.32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95亿元。
(二)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坚定。依托陶瓷创新示范园建设,力促建陶企业转型升级,园区基础配套建设—“两纵两横”道路改造提升工程稳步推进,目前俄黄路北段已完成管网铺设、道路硬化等工作,种植苗木1600余棵;振兴二路铺设管网500余米、路面挖除400余米,确保6月底前通车运行。山东华宇国际高档陶瓷薄板项目,已完成第二条生产线厂房建设和窑炉等基础设备的订购工作,预计年底建成投产。招引计划投资8.4亿元的临沂萨克米新天地高科技陶瓷项目,该项目由临沂新天地陶瓷有限公司与意大利萨克米机械企业有限公司合作,计划建设1条年产864平方米新型地砖生产线,1条年产1080万平方米新型薄板生产线,2条年产6000万件高档日用瓷生产线,目前项目所涉及的地上附着物补偿、征地拆迁等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三)党建引领推进全面过硬。一是村两委换届顺利进行。截至目前已完成32个村的党组织和31个村的村委会换届选举及配套组织推选任务,其中大兴屯村已完成选举委员会的推选工作。同时,为做好后续交接工作,专题召开了离任村干部交接部署会,对所涉及的22个村重点安排、专业指导,签订责任书22份,目前交接工作现已进入收尾阶段。二是大力开展村干部综合素质提升年活动。严抓执行力和干部素质,完成党建篇、纪律篇、财经篇、农业篇等8次业务培训,累计培训1000多人次,提升了村干部素质,提高了履职能力,强化了党的领导。同时,认真开展了“学思践悟明责任、砥砺奋进勇担当”活动,引导和推动新一届村级班子尽快进入角色。三是全面开展基层党建质量认证。根据区“三好三无”街镇“五好六无”村级班子创建工作方案,开展评星定级活动,其中五星村9个,四星村7个,三星村14个,两星村2个,督促三星及以下的村确定对标赶超对象,与先进村居结成对子,以更高标准推动各项工作。四是认真开展“双融双聚”工程。通过集中覆盖月活动,对原企业联合党支部进行调整,由7家企业组成了新的镇企业联合党支部,转入党员7名,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11名,建立单独党支部的企业4家,共有党员42名,党的工作和组织覆盖率均达到100%,基本实现了党组织班子与管理层成员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把党组织延伸到车间和工作岗位。五是大力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活动。机关8个支部严格落实每月“主题党日”学习,集中召开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辅导活动,组织全镇机关党员观看视频、集中讨论、认真做好学习笔记,目前,全镇各支部累计学习研讨113次,召开了第一届机关运动会,14支代表队、100余人参赛,进一步激发了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动力和热情。
(四)城郊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定位“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联合浙江大学规划设计院实地调查村情村貌,突破现状,统筹规划。积极配合市西外环和京沪高速扩容工程建设,依托全区道路“三年攻坚”计划,打造更加合理的交通布局。重点民生项目龙泉官庄小区已完成投资1100余万元,建成两栋7层98户电梯住宅楼,实现了天然气、供暖、自来水入户,打造了新农村居住样板房。二是脱贫攻坚有序开展。整合20个“插花村”专项扶贫资金300万元投入到麒麟山田园综合体风情园高标准草莓大棚建设项目,主要建设1350平方米的高标准草莓大棚2座,占地面积约4.05亩,带动16户33人年内稳固脱贫,覆盖的已脱贫继续享受政策的386户683人实现户均增收500元。投入40余万元,完成8个省定贫困村的水源地保护工作。严格招投标程序,统一规划,完成10个贫困村的公交站点建设,改造贫困户危房8户。专题部署,扎实开展建档立卡“托底清零”专项行动,针对反馈的15项1028条问题,逐条建立台账,已脱贫享受政策的由987户2191人,减少为720户1336人。同时,认真开展“问题整改季”和产业项目整改月活动,确保精准识别、精准退出、精准脱贫。三是大力推动生态旅游建设。麒麟山旅游景区春节期间试营业,截至目前累计接待游客16万人次,项目新增投入1000余万元主要建设儿童乐园、水上乐园等娱乐配套工程。迷龙湖观光旅游项目投入300余万元,铺设高标准景区道路,打造环线景观带。华兴农业生态示范园项目,已完成19座高标准温室拱棚建设,正积极筹划农业科技展览馆、奇树园等休闲娱乐区建设。四是突出“绿韵”、“水韵”建设。从严落实“河长制”,以燕子河、西燕子河为重点,突出河道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寨子、后迷龙村汪塘整治工程,彻底封堵2处入河排污口。实施“绿满沂堂”行动,不断加大载绿种绿补绿工作力度,新增造林面积610亩,其中市西外环环城林带造林253亩、平原造林90亩、荒山造林157亩等。五是深入开展“双城”同创。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加快环卫一体化建设进程,截至目前,为各村配备垃圾箱600个,出动大型机械500余台次、人工2600人次,累计清理“五堆”2300个、垃圾1800吨、小广告350余处、河道8200余米。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双创”舆论宣传,设置公益广告牌40余个、商铺LED显示屏20余个,发放明白纸30000余份,悬挂条幅260余幅,新建公益小品20余个。时刻坚持拆违控违高压态势,今年以来,共拆除违法建设10处,面积2380平方米,维持良好建筑秩序。
(五)社会民生快速发展。一是社会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居民养老保险征缴完成11600人,收缴养老金376万元;符合领取居民养老保险人数已达到8500人,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扩面完成160人;完成60岁以上居民养老待遇资格认证人数8136人,认证率达98.3%。进一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放低保金共378户、79.97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1116人次、补贴18.224万元;发放优抚对象367人,优抚金92.75万元。认真做好住院报销工作,上半年报销住院病历144人次,医疗费用162万余元,卫生院及一体化卫生室补偿125871人次、补偿金额109万余元。二是教育卫生事业稳步推进。迷龙小学去年年底开工建设,计划投资1318.36万元,总占地面积30599平方米,建筑面积12269.93平方米,可容纳1140名学生,30名教职工。目前,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正在进行室内装饰。柳庄小学教学楼工程内部装修已完成过半,助力解决“大班额”问题,全面建设群众满意教育。为加快完善贫困村卫生服务网络,利用专项扶贫资金18万元改造提升6家村卫生室,大力改善群众就医环境。三是秸秆禁烧和防汛抗旱工作稳步推进。严格按照“不着一把火,不冒一把烟”的目标要求,采取“五个不放松”的措施,顺利完成小麦收割面积28321亩,耕耙还田切碎还田、打捆回收等综合利用率达97.6%。专题推进防汛抗旱,截至目前出动大型机械1000余台次,累计清淤河道、沟渠50公里,为安全度汛打牢坚实基础。
(六)“五条”底线更加牢固。一是筑牢安全生产底线。对1145家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全覆盖、无缝隙排查,跟踪督促整改,督促11家规模企业完成应急预案编制工作。配合区职能部门对建陶、铸造等重点企业开展“专家查隐患”行动,形成了“专家查隐患、部门抓监管、企业抓落实”的良好局面。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打非行动,先后组织农药经营户、加油员、一线职工等参加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大力提升安全意识。二是筑牢环保底线。关停“散乱污”79家,对中央环保督察期间的8件环保信访案件进行“回头看”,认真走访、重点调查,提高群众满意度。严格除尘抑尘,主要干道每天洒水保洁次数不少于5次。严格落实各级畜禽养殖治理规定要求,加大“三区”治理力度,截至目前清理拆除养殖场50家,大兴屯标准化奶牛厂实现雨污分流,江泉农牧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转。重污染天气、采暖季、重大活动等期间,严格落实企业停限产措施,共建“沂堂蓝”。三是筑牢信访稳定底线。严格落实四级网格责任,充分调动32名治安网格员积极性,建立信访问题台账,进行分类管理。在全国“两会”和上合峰会期间对信访老户等不稳定人群重点稳控,实现了“零上访、零非访”的“双零”目标,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严格专项考核,与各村居、企事业单位第一责任人签订综治责任书65份。扎实做好矛盾排查调处,调处宅基、土地等各类矛盾纠纷90余起。积极推进“视频监控全覆盖工程”建设,目前安装视频探头258个,基本实现了主要干道、重点路段、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全覆盖。深入开展扫黑除恶工作,制作宣传车3辆,悬挂宣传标语120副,发放明白纸10000份,大力宣传扫黑除恶工作,重拳出击,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四是筑牢金融底线。深入信贷经营网点、22家企业进行排查,重点关注资金流动性和贷款风险等,确保早发现、早化解。联合兰陵农商行沂堂支行和邮政等经营网点,深入村居、企业等,利用发放宣传单、悬挂横幅等方式,大力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活动,从源头上防范非法集资事件的滋生。五是筑牢纪律底线。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拓展。严格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制定了重点任务分工意见,建立了责任清单台账,明确了部门和人员的工作职责。深化纪律作风整顿,树立纪律不可触碰的底线思维,组织机关干部和村两委成员分别签订了125份《“严纪律、明规矩、转作风”承诺书》、141份《村干部廉政承诺书》。同时,对中央和省、市、区纪委下发的60余起典型案例进行通报,以案说纪强化警示,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往深处抓、往实处做,扎紧扎牢制度笼子。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统筹规划谋新篇,全面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一是充分发挥陶瓷园区优势,做大做强实体经济。紧紧围绕全市“8+8”现代产业培育计划和全区新旧动能转换“五大工程”,围绕建陶、陶瓷、建材等11家规模企业做文章,提层次、强实力,不断激发内生发展动力。依托陶瓷创新示范园建设,突出研发设计、检验检测、品牌孵化定位,重点招引一批质量高、效益好的项目。力促华宇国际高档陶瓷项目二期建设,临沂萨克米新天地高科技陶瓷项目落地建设,大力发展文化陶瓷、特种陶瓷,争创国家级陶瓷产业园区。二是依托特色文旅项目,重点推进服务产业融合发展。结合全镇总体规划和旅游建设方向,重点发展文旅产业,面向重点区域和优势文化项目开展招商,引进市外资金,推动麒麟山田园综合体、迷龙湖等旅游项目扩面建设,着力打造全区休闲旅游生态翼。同时,加快引进一批商贸、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构建综合性、现代化智能物流与供应链园区,努力推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三是突出“三引一促”牵引作用,构筑快速发展主力军。依托江泉农牧院士工作站、华兴种植合作社和陶瓷园区建设,“请进来、走出去”,与招商服务六局共同构建招引主阵地,确保完成区里下达的“三引一促”目标任务。
(二)多点发力开好局,逐步夯实乡村振兴战略。一是聚焦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镇村宜居新环境。全力配合完成京沪高速扩容工程和市西外环建设工程,发挥东西交通大动脉建设辐射作用,大力促进沂册路建设,依托区级公路网化工程,适时启动沂王线等3条道路建设,打造市郊一小时城郊旅游圈。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力争完成改厕1000户和危房改造10户,提升居住环境。同时,不断强化饮水安全,规划建设村村通自来水工程,进一步改善和提升居民饮水条件。二是聚焦产业建设,打造提质增效新农业。加快推进6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依托江泉农牧、华兴种植合作社等项目,借助江泉黑猪、特色粗粮等优质品牌,延伸产业链,扩大产业园品牌能力。大力提升华兴高架草莓、降糖辣椒等产品影响力,扩大种植、销售规模,提升产值空间,以品牌农业、休闲农业、智慧农业等为发展方向,推动“三牌同创”,构建链条完整、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体系。三是聚焦环境治理,打造绿色生态新家园。坚持镇村一体的发展方向,推动形成“特色城镇—新型社区—美丽乡村”的田园城镇体系,力求新增9个美丽乡村,覆盖率增加到68.8%。坚持铁腕治污治气。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筑牢环保发展底线,强化区域扬尘治理,落实建筑工地治理措施,大力开展“散乱污”企业、石子厂、燃煤小锅炉、餐饮油烟等专项治理行动。严格落实“河长制”工作制度,持续推进燕子河、西燕子河2条主要河道、12个汪塘整治工作,强化“三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举全镇之力建设、保护环境,打好蓝天碧水保卫战。。四是是聚焦脱贫攻坚,创造奔小康有利条件。进一步提升专项扶贫资金整合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力度,按照市区要求,保质保量完成麒麟田园综合体高标准大棚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扩大生态旅游产业覆盖面,适度发展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带动能力强的链条产业,集中精力培养和发展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优质项目。大力完善10个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五通十有”、“四联八建”水平,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五是健全机制,筑牢安全发展底线。推动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扎扎实实把牢安全生产每个关口环节。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加强对企业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继续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督促企业全方位地加大对职工安全生产知识宣传教育的力度,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有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
(三)党建引领促新风,不断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一是抓牢抓实基层党建,夯实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强化突出理论武装行动重要性,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活动和“罗庄动能要转换,我要争先干”活动,强化本领提效能,建立后备干部培养机制。大力开展“三好三无”乡镇和“五好六无”村居创建活动,开创镇村建设新局面。抓好制度落实,坚持民主集中制,发挥好“三会一课”、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风廉政等作用,继续深入推进党员干部纪律作风整顿活动,规范提升各支部组织生活质量,树牢党的威信,增强党的号召力,大力开展党建“六大行动”,优化党员结构,吸收优秀人才加入党组织,结合村干部综合素质提升年活动,锤炼坚定的政治力、有效的落实力、坚强的战斗力和强大的组织力,打造一支全面过硬、高效执行的党员干部队伍,为深化开展党建引领三年行动计划筑牢基石。二是全力推动“双城”同创工作,弘扬和践行新时期罗庄精神。大力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深入实施“四德”工程,扎实开展“四新五讲”、“罗庄好人”活动,凝聚强大精神合力,积极开展“新时代、新思想、新市民、新风尚”及“四下乡”活动,逐步提高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培育科学文明健康的新生活。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发挥民间文艺团体的作用,实现文化活动经常化。三是切实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筑牢纪律底线。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既明确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责任,将主体责任的任务、目标、措施、要求、时限落实到支部、到个人。大力夯实班子成员按照“一岗双责”,在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上带好头、做表率,严格落实“三重一大”等制度,在各自分管领域内不断加强反腐倡廉工作的组织、督查和指导力度,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将纪律作风整顿工作作为一项长抓常议工作,和全镇各项工作有机融合,增加查岗频次,加大通报力度及范围,深化警示教育,为全镇建设提供有力的纪律保障。四是筑牢稳定底线,维护经济社会发展良好环境。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制度,对一些涉及面广、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房屋拆迁、土地征用等信访问题,提前介入、详细论证,切实把握政策、决策关口,力争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狠抓雪亮工程扩面工作,在原有基础上,力争年底视频探头达到500路。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联合宣传、深入排查问题,坚持从与普通大众距离最近的地方扫起,重点关注治理薄弱的地区,重点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着眼标本兼治,不断净化社会环境,提升社会和谐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