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罗庄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站在新时代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高度,以更加强烈的爱国爱军爱民情怀,弘扬新时代沂蒙精神,抢占“四大”阵地,用心用情用智做好双拥优抚工作。
一、统筹规划、调整机构,高规格打造双拥工作的组织阵地。
全区投资2000万元,新建7000余平的民兵训练基地教学楼和相关设施,投资120余万元新建500余平的区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配备10名工作人员和功能场所,打造了浓厚的红色文化环境氛围;8个街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和武装部均已高标准建设完成,退役军人服务站通过“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建设”的市级初审;280个村居退役军人服务站和民兵连按标准配齐配强了人员、制度和场所,全区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区镇(街)村三级双拥工作网格。
二、爱党爱军,苦干实干,积极抢占双拥宣传的舆论阵地。
狠抓思想政治建设,积极宣扬罗庄本地军民共建模范代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沂蒙新红嫂”朱呈镕,她先后被38个部队聘为名誉政委、被18个部队聘为政治辅导员,真正践行了“要把拥军的路走得更宽一些,在有生之年把母亲这份爱,献给人民子弟兵”的诺言。通过典型引领,全区共带动了百余名企业家和优秀退役军人参与到拥军优属的活动中来,累计组织10余万人次赴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孟良崮等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基地接受党性教育,深入机关、企业、社区、学校举办专题教育32场、受众2万余人次,每年为中学军训学生3000余人,形成了拥军优属浓厚氛围,军人受到社会更广泛的认可和尊崇。
三、严把标准、细化服务,夯实双拥工作的后勤保障阵地
在政务大厅、医院、银行、邮政等服务窗口设置“军人优先”、“优抚对象优先”等标志牌,实现军人优先优待,国有旅游景点景区、国有公交线路对军人全部免票开放;医疗保障方面,对优抚对象全部实现参保参合、住院医疗费“一站式”即时结算,累计报销医疗费260余万元。为符合条件的城镇下岗失业的重点优抚对象办理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协助退役士兵购买经济适用房,走访孤老、残疾等优抚对象及立功受奖军人500余次,累计救助3000余人次。
四、军民协作、互帮互助,牢固守好双拥共建的前沿阵地
将国防力量建设经费列入区级财政预算,按照“一队四装”要求,为驻地部队投入235万余元购买配齐各类装备器材,投入2000余万元对人武部独立营院办公场所进行升级改造,及时帮助解决供水、供暖、训练等补给问题;每年拿出30余万元在八一、春节前夕对临沂军分区、临沂市武警支队、区人武部等单位进行拥军慰问,组织召开拥军优属座谈会,增进军政军民感情;广泛开展“援建军营图书室”、“军企共建”、“科技送军营”、“文化送军营”、“图书送军营”等活动,扎实为部队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