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庄区制定印发《罗庄区重点项目建设联审联办联席会议制度(试行)》,统一审批流程、审批管理体系、监管方式,建立“政府领导、部门联动、提前介入、各尽其责、平行推进、联审联办、限时办结”的例会制度,提前介入审批,加快项目审批速度,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推进建设项目快落地、早投产、早见效。推进流程再造,提升管理服务效能,打造从项目招引到落地的闭环管理体系。
(一)抓项目促投资,注重“前期介入”。
新建、改扩建项目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后、招商引资项目在正式合同签订前,可提前进入联审程序。审查项目是否符合产业政策及产业定位,节能降耗、水耗、环境评价、规划选址、规划设计等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做到向项目前期策划、论证环节延伸,提早切入。
同时,区联席会议超前谋划好2020年的省级、市级、区级重点项目和“十四五”储备项目,筛选一批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投资意愿强、综合效益好、示范带动作用强的项目进行重点培育,建立起重点项目滚动发展机制,确保明年有一批有规模、有带动力的大项目、好项目开工建设,为“十三五”做好收关工作。
(二)抓项目促投资,注重“破除制约”。
建立“要素跟着项目走”的保障机制,抓细、抓实、抓好各项工作。今年初,罗庄区现代医药产业园招引了若尧特医食品建设项目,该项目专业从事特医食品的科研、生产、销售,建成后所生产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将替代同类进口产品成为市场主流产品,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我区预审成员单位对于此项目均给与了充分肯定,一致通过。为此,罗庄区委、区政府领导着重破除资金及土地要素制约,在土地及资金方面给予支持。项目从招引、审批、开工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目前项目一期已竣工投产。联审联批联席制度的实施,实现了项目建设“加速度”。
(三)抓项目促投资,注重“统筹研究”。
区联席会议围绕新材料、新医药、新陶瓷、新能源、新装备“五新产业”主动研究策划项目,根据策划,有的放矢的招引项目。
对于招引的目标项目,首先由各街镇、经开区、各指挥部按照联审项目材料提报要求主动向企业收集材料,并将审核把关后的材料,报区联席会议办公室。然后,区联席会议办公室对收到的联审项目材料进行汇总分类,并召集相关部门进行提前预审,由相关部门提前研究,形成初步意见。最后召开联席会议,评审单位发表意见,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对项目进行审议评分,根据评分将联审项目分为鼓励类、允许类、限制类、禁止类,确定是否通过联审。
整个评审过程,企业由多头提交材料变为一次性提交材料,一般项目办理时限不超过3个工作日,项目评审效率大幅提升。
(四)抓项目促投资,注重“一站办理”。
联审联办联席会议推动了信息资源整合共享,破除了“信息孤岛”,促进流程优化和业务协同。联审通过的项目由各街镇、经开区、各指挥部指定专人作为代办员,全程代办项目建设各项手续。同时,联席会议办公室向有关部门单位发放《交办通知单》,区行政审批局牵头组织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由督导组负责督办。
实行“一站办理”,依托行政审批服务局设立完成的投资建设项目综合受理窗口,进一步完善“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材料网上流转、窗口统一发件”的综合服务模式,由“一事跑多窗”改为“一窗办多事”,变多头受理为一窗受理。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水、电、气、暖等报装一站式服务窗口,从优流程、减要件、压时限、提效率入手,精简报装手续,规范收费行为,各项专营设施与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竣工验收后限时办理接入事宜。据统计,项目的审批由原来的15工作日减少为3工作日,大幅提高了审批效率。
(五)抓项目促投资,注重“深入推进”。
利用联席会议制度指导和推动项目加快建设,跟进服务和督导,确保项目快落地、早投产、早见效。使联席会议制度成为领导定点联系项目和协调服务的保障机制。
联席会议组长(总召集人)由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副组长(召集人)由常务副区长等领导担任。成员由各相关业务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
联席会议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根据需要随时召开),听取工作汇报,了解项目前期手续的办理情况,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有关问题,研究解决其他重大问题,安排部署重点工作,加快项目落地建设。
联席会议督导组实行从项目招引到落地的闭环式全过程督导。实行联席会议议定事项备案销号制度,以联席会议现场开出的交办通知单,作为督察的依据,办结后要到督导组备案销号。同时,督导组还对议定事项采取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征求项目单位意见、现场调查、公开评议等方式进行督察,对未按联席会议确定内容和时限办结的,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的进行责任追究。
区政府第42次常务会议纪要(邀请利益相关方列席)
罗庄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罗庄区重点项目建设联审联办联席会议制度(试行)》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