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报送冬春文化惠民季有关奖项的通知》要求,经过各街镇和各社会文化团体推荐,通过综合评选确定18名罗庄区最美文化志愿者和6个优秀基层文化团体,按照评选程序规定,现将有关情况公示如下:
一、最美文化志愿者
上官相锋:男,1962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罗庄街道小山后社区居民。2014年加入区文化志愿服务队伍,组织社区居民成立了一支50多人的文艺宣传队,积极组织社区群众搞好各种文化演出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杨晨:女,1987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傅庄街道办事处文化站员工。自加入文化志愿者队伍后,始终如一地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文化志愿者服务活动。工作中讲究方法、方式灵活,合作意识浓厚,充分发挥骨干作用,为基层文化发展贡献力量。
刘学永:男,1973年10月出生,群众,盛庄街道后盛庄村。自2012年起加入文化志愿队伍,积极组建秧歌队,参加各类秧歌比赛和文化活动,同时多次对后盛庄村困难家庭及残疾家庭进行慰问演出,奉献爱心。
殷宝田:男,1962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册山街道南头社区副书记。积极带头组织文艺活动,组建南头社区秧歌队、南头广场舞队,利用四点半课堂组织学生在阅览室进行课外阅读,多次带领队员走访老年之家、福利院,把文化志愿者工作当成一项光荣事业。
李福林:男,1948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高都街道村民。担任街道文化站义工40余年,举办公益性的葫芦丝、广场舞培训班,组建了双馨艺术团,培养大批农村文艺骨干和优秀文化人才,积极参加各类文化惠民活动。
刘玉芳:男,1979年5月出生,沂堂镇龙兴社区居民。积极组织志愿者队伍进行学习和培训,开展“文化进社区”、送戏下乡、“敬老院慰问演出”、“送文化进校园”及社会其他爱心活动,竭尽所能做一个合格的文化志愿者。
解宝全:男,1960年11月出生,群众,褚墩镇居民。作为锦程村秧歌队队长,发挥自身优势带领文艺爱好者多次开展演出活动,以吹拉弹唱等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协助锦程村民俗展室建成,积极为村搜集民俗老物品10多件。系罗庄区音乐家协会会员、罗庄区文艺家协会会员。
封云松:女,1974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黄山镇东蔡村居民。经常组织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成立了东蔡村广场舞队、秧歌队和文艺队,利用农闲季节组织文化爱好者进行广场舞、秧歌、唱歌、礼仪等文艺培训,不断壮大乡村文化人才队伍。
李伟:男,1973年6月出生,群众,李伟舞蹈学校校长。1997年被选派赴香港参加“香港回归”演出,曾随团出国参加“东方神珠”演出,2001年到北京舞蹈学院进修,2006年创办舞蹈艺术学校,现为国家一级演员、山东省优秀文化人才、齐鲁文化之星、临沂市十佳文化志愿者、实力派舞蹈编导。积极参与市、区大型文化艺术活动的编排,曾连续四年组团参加临沂市春节联欢晚会演出,曾连续两次代表罗庄区参加山东省少儿舞蹈大赛并获金奖。
连景花:女,1960年7月出生,群众,罗庄区广场舞协会副主席。组织协调广场舞爱好者加入志愿者队伍,始终如一地参加各种形式的文化志愿者服务活动,组织广场舞队员在定期学习和培训同时参加“文化进社区” 、送戏下乡 、敬老慰问演出等活动。
苗苗:女,1984年1月出生,群众,非遗剪纸传承人。现为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名人,全国高级剪纸会员,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专业委员会会员,成立苗苗剪纸工作室,作为区图书馆文化志愿者,多次为广大青少年开展剪纸公益培训。
钱庆荣:女,1959年8月出生,罗庄区艺术团团长。曾荣获临沂市奥德杯柳琴戏曲一等奖,临沂市五金城戏迷票友大赛一等奖,积极组织带领文艺爱好者精心编排节目,以移风易俗、孝文化为主题,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
孙殿英:女,1968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成立罗庄区体育文化协会,组织三十余名民间戏迷进行戏曲交流创作,将现代京剧《红灯记》微型话剧《常回家看看》等优秀作品融合到送戏下乡活动和社会公益演出中,曾被北京电视台、教育频山东电视台走四方栏目多次报道并做专题采访,被 山东省《经济纵横》杂志称为“武林奇女” 。
汤臣华:男,1974年10月出生,群众,罗庄区华乐艺术团团长。组建罗庄第一支青年管乐队,面对基层群众公益培训管乐演奏,成立华乐艺术团,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公益演出及送戏下乡活动。自主研发设计的萨克斯背夹获国家专利,2018年荣获第二届临沂国际萨克斯艺术节萨克斯演奏金奖。
孙靖:女,1979年12月出生,罗庄区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罗庄区孝文化协会会员。担任庆国庆文艺演出、农民丰收节、广场艺术节主持人,能歌善舞,积极组织参加各类送戏下乡文化活动。
王家驹:男,1990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临沂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从事国画培训与宣传工作,国画作品多次发表于军内外杂志报刊。荣获第二届“罗庄文艺奖”、第三届临沂市“十佳百优”青年文化工作者称号,参加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传统工艺比赛山东赛区选拔赛荣获二等奖,荣获第七届“沂蒙文艺奖”,入选首批“罗庄文艺之星”。带领罗庄区公益书画培训班的学员们多次开展送书画进社区活动。
王树海:男,1973年5月出生,群众,罗庄区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作为“沂蒙面塑第一人”在面塑制作形式上创立新型高分子共聚“玉石塑”和浮雕形式,从而解决面塑霉裂、易碎、难于储存和运输的重大难题。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为图书馆的孩子们传授以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历史人物、动漫卡通、真人肖像等为创作主题的非遗传承体验,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
赵秀兰:女,1976年4月出生,群众,玉墨轩文化艺术馆馆长。 荣获2016年临沂市公益形象大使,2017年7月《临沂文艺》封面人物 ,成立旗袍文化交流协会,积极带领旗袍佳丽走向《魅力中国行》跨年春晚、首届崇高健康大舞台百姓春晚,积极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公益活动到社区、到敬老院。
二、基层优秀文化团体
罗庄区双馨歌舞戏剧艺术团:组织者李福林、李方馨。带领三十多位文化志愿者开展文化公益活动,设立葫芦丝、乐理、唱歌技巧和舞蹈培训班,定期为街道各社区父老乡亲们传授专业技术知识,其中舞蹈《中国歌最美》、《风筝情》《十送红军》、《欢庆十八大》等舞蹈多次在市区比赛中获奖。 创作三句半《欢庆十八大》移风易俗、反腐倡廉作品, 如柳琴说唱《反腐倡廉谱新篇》、《为国为家反邪教》等原创作品,深受群众喜爱。双馨艺术团响应习近平主席做文艺轻骑兵的号召, 组织小分队走基层,无偿演出近百场,把党的方针政策送到百姓心中, 全体演员自购服装、自出车辆,自带干粮,无私奉献为人民, 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罗庄区华乐艺术团:组织者汤臣华。组建罗庄第一支青年管乐队,面对基层群众公益培训管乐演奏,成立华乐艺术团,带领文艺爱好者们开展军乐队、广场舞、原创作品培训,积极参加文化惠民送戏下乡、宝泉寺灯会、庆国庆文艺、广场文化艺术节、农民丰收节、文化惠民消费季等演出活动,经常组织文艺小分队到敬老院进行走访慰问。承办了多场 “我们中国梦欢乐中国年”专场 、庆“七一”文艺晚会、孝文化主题演出活动,参加团市委, 市青联庆送戏下乡活动 ,在临沂市音乐家协会主办的“临沂市首届管乐艺术节”的赛事团队荣获银奖。
罗庄区广场舞蹈协会:组织者李伟。积极组织社区文艺爱好者集中培训、训练设有健身操、民族舞、广场舞、鬼步舞等专业舞队, 每周定期在文化中心三楼进行培训,每年定期赴各街道、社区村居进行辅导及推广,并组织广场舞汇演和比赛。通过在社区做专场表演、举办“健身舞操汇演”、“为老服务" 等活动,吸引更多的群众加入到广场舞队伍,特别是健身舞操队员,坚持长年训练和排练, 活跃在社区广场和街头,为广大居民文化生活服务, 成为社区广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罗庄区体育文化协会:组织者孙殿英。积极响应党的号召, 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做到传统武术和戏曲传承相结合积极参与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文化广场艺术节、农民丰收节、广场文化艺术节活动,开展文化扶贫进敬老院、贫困企业等主题活动,协会自创的武术、太极与京剧结合编排的表演等节目,受到市、区领导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罗庄区鑫龙歌舞戏剧艺术团:组织者刘鑫。自艺术团成立以来,带领黄山镇的文艺爱好者们开展锣鼓、广场舞、文艺作品培训,发展团员百余人,在黄山中心广场开展传统秧歌训练,多次参加送文化下乡演出。2018年2月荣获“罗庄区第十九届民间秧歌会黄山专场”金龙奖,9月荣获“罗庄区黄山镇第一届广场舞比赛”一等奖 。
罗庄区十里堡柳琴剧团:组织者徐慎强。剧团自成立以来,加强自身专业技术的提升,邀请市柳琴传承保护中心、市文化馆专家进行指导,积极参加送戏下乡、文化扶贫、军营慰问等公益事业,不断推新传统柳琴剧目,挖掘、整理,演出了传统戏十六台,创作排演歌颂红色文化的小戏 《鱼水情》、宣传孝道的短剧《妈》、文化扶贫柳琴戏《农村一片新气象》等现代教育题材的剧目八部,参加市邻居节、中国体育彩票、省非遗展演等大型活动,并在柳琴戏比赛、展演中获奖,获得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
如公示对象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存在问题,请于公示期内直接到受理部门反映,也可通过电话、信函等方式反映。反映问题要实事求是,用真实姓名、单位、职务、联系电话和通讯地址。
公示期限:201年2月22日-2018年2月28日
受理时间:工作日上午8:30-12:00,下午2:00-5:00
受理部门:罗庄区文化和旅游局
地 址:区文化中心305办公室
联系电话:8243458
邮政编码:276000。
罗庄区文化和旅游局
2019年2月22日